在柬埔寨最大的海港——西哈努克港,中柬企业共建的经济特区里,援柬医疗队的三名中国医生,带来药品和设备共建医疗中心,她们将在那里待上半年甚至更久。
如果千里之外不算远,那么万里之遥呢?
在距离北京近万公里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人正用全预制装配技术为当地居民造房子。从设计、施工到试运营,完全由中国企业总承包。
如果翻山越岭不算艰险,那么枕戈待旦呢?
“黄金周”期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一场大雨,拖延了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的施工进展。在这里,更长的户外活动时间,意味着加倍的危险。
这个“黄金周”,当百万计的中国游客饱尝美食、游览美景、满心欢愉地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国时,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边,还有中国人舍弃家庭团圆、忍受孤独艰辛,为国家与世界的和平繁荣在坚守。这是城乡迁徙之外的另一种“中国式离别”。
西哈努克港2800多公里外的中国无锡,一对5岁的双胞胎姐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因为妈妈告诉她们:“这个数写到100时,妈妈就回来了。”
妈妈叫曹慧,是无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现在,她正与另外两名同事:检验科医生俞蕾、妇产科医生郭俭,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援助。
今年9月,她们带去了60多万元的医药和设备,与4名当地医护人员一起,运营30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中心,为1.7万余名特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这里医疗服务匮乏,老百姓头疼脑热只能贴个膏药。孕妇产检没有B超,只能摸摸肚子看孩子有多大。”曹慧说,她们每天要看10多个病人,希望在解除病人痛苦的同时,为当地普及医疗常识。“最开心的事情是:工人们说,有我们在,他们很安心。”
信号差的时候,一段语音发出去,10分钟都收不到。中秋节的晚上,三个女医生围着路由器抢信号,用微信跟家里聊天。家人无意问了俞蕾一句:“孩子想妈妈怎么办?”她迟疑了一下,坦然笑笑说:“没事,回来时买个玩具,哄哄就好了!”
与孩子相比,老人似乎“更好哄”。在苏丹的维和队员张恩荣,一个星期才能与母亲联系一次。母亲发来信息,正赶上他执行任务,几天后才能回复。不过,每次与母亲通话,那头的笑声里总带着鼓励与赞许,使他忘记了时常响起的枪声。想着部队出发前,母亲“执意”给他寄来的大包驱蚊花露水,他意识到,其实母亲没那么放心。
张恩荣所在的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在当地负责修建机场、构筑道路、架设桥梁,为任务区部队提供工程支援。9个多月来,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四五十度的高温,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期而至的暴雨,几天才来一次、每顿只有两个菜的补给……而最惊险的,则是各种一触即发的冲突和袭击。
一次,队伍穿越数个地方武装控制的沙漠地带,托平车突然熄火“趴窝”。车队刚停,队尾就出现数名骑着骆驼的地方武装人员。所幸经过紧急检修,15分钟后,托平车重新发出轰鸣,队伍迅速摆脱武装人员继续前进。
“为完成维和任务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张恩荣说。尽管执行任务紧张危险,但听到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维和部队友军队员由衷赞扬,张恩荣和战友们感觉很自豪。
获得国际认可,需要走出去。在墨尔本,一片由中南建设集团建设的120多套公寓正在迅速崛起,这个“黄金周”期间也没有停工。
十年前,人们难以想象,中国企业可以在国外自主设计和建造房子。现在,中国企业不仅做工程总承包,还要在外国建筑中融入中国元素。随着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装修建材、工程机械等中国品牌也迅速进入当地市场。
项目的经理顾健新,隔几个月就要往返墨尔本与上海之间。常年不着家,他觉得对家里亏欠太多,想把家人也带到墨尔本看看。在那里,“中国制造”越来越常见。“从小商品到房子,从工具到大型机械,全世界的东西,中国都有;中国的东西,也可以在全世界找到。”他说。
5年前,前往澳大利亚的商务签证要办20多天,现在只需要一个星期;以前,墨尔本只有到北京、上海、广州的航班,现在南京、成都也可以直飞。中国与世界的融合,让顾健新常有“他乡似故乡”的感慨。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五年来,中国入境人员数量以年均6.7% 的速度增长。2016年中国公民出入境达4.9亿人次,2017年上半年近2.5亿人次。
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正以各种方式走向世界,也带来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跨国离别。然而,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归来,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黄金周里国内城市间迁徙的人们,也适用于曹慧、张恩荣和顾健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