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浙江省台州、温州两地数百名青年志愿者组成垦荒队踏上台州市大陈岛,到这座漫坡荒草、处处废墟、台风肆虐的荒岛垦荒创业。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回信,向他们的爷爷奶奶、乡亲们问好,并勉励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如今,大陈岛上的新一代“垦荒人”牢记嘱托,大力传承和发扬垦荒精神,让这座小岛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蓝与绿
画出海岛新面貌
在大陈岛上生活了大半辈子、今年82岁的柳兴法喜欢在清晨迎着朝阳,沿着老街踱步。1956年,20岁的柳兴法跟着第一批垦荒队员漂洋过海来到大陈岛。上岛后,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栽树。海岛土壤贫瘠、淡水匮乏、台风肆虐,垦荒队员硬是徒手拓荒,为大陈涂下第一片绿。
如今,大陈岛建设者接过第一代垦荒人手中的“画笔”,继续绘制美丽大陈。去年,大陈岛完成了绿化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突破60%,现在驱车沿着环岛路绕行,满目葱茏;岛上生活污水排放实现一级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皮肤黝黑的谢恩友,从小听着海浪声长大,对大陈岛,他有着天然的感情。如今,他每天夹着规划图纸到处跑,修路、造房、建基础设施,为把海岛变得更美不辞辛劳。
去年,浙江省海洋地质公园、渔民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展馆等一批景观景点在大陈岛全面建成;投资2亿多元的上大陈乌沙头、下大陈甲午岩两大核心景区完成工程总量的85%;大陈岛还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等级评审,获评浙江省旅游度假区。2016年,大陈岛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游客接待量达到1.52万人次,同比增加了43.2%。
鱼与渔
做大海的守护人
受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大陈岛周围海域是众多集群性鱼类繁殖生长、洄游索饵的良好场所。曾经,在这里撒下一张网,无需多久,就能打捞上满舱的渔获。但前些年,工业化捕捞和水体污染给这里的鱼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每次捕鱼,等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渔船只得向海洋深处进发。
在倾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休渔期各项规定的同时,大陈人不断作出新的探索。
离岛一公里的海面上,数百根水泥桩将1200多平方米的海域围成一个圈,这是大陈岛渔民茅兆正的养殖基地。茅兆正说,每一根桩都插进海底9米多深,再用铜合金网把每根水泥柱围拢起来,就像鱼篓一样。摇着小船靠近基地,撒一把生态饵料,不一会儿听到“咕咕”的叫声从水底传来,条条大黄鱼露出水面抢食,这个“鱼篓”里竟圈养了20多万尾大黄鱼。
“超大的空间、原生态的环境保证了黄鱼的最佳体形和品质”。茅兆正介绍,相比传统的网箱养殖,铜围网不但防撞、防逃、防浪,还耐腐蚀、无污染、抑菌,黄鱼发病少,成活率高。一般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在70%左右,这里至少能达到85%至90%。“搞人工养殖也是对资源的一种保护,少捕捞就是少破坏。”茅兆正说。
和茅兆正一样,靠海吃海的大陈渔民开始学会用大型铜网、深水网箱等新技术开展人工养殖。大陈岛如今是全国最大铜网黄鱼养殖基地,海水养殖面积达150公顷,目前总投资近3亿元的7个渔业养殖项目也即将竣工投产。
离与归
大陈岛焕发新生机
入夜,大陈岛星星点点亮起灯光,王海强匆匆出门赶着去检修一处线路,他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作为国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人,也是这岛上20多公里电网的守护者。
在王海强的记忆里,儿时的大陈岛比现在还要热闹,日出前,渔船上的头灯就把海岛照得如同白昼。但随着近些年居民不断外迁,选择留下的人越来越少。
王海强原本也有机会在岸上工作,可当听父亲说,岛上电力不稳定,有时连风扇都转不起来,便决心回到家乡的供电所工作,坚守至今。
86岁的凤尾村村民孔彩凤腿脚不便,岛上道路起伏大,过去更换一张老年证,要花两三个小时,现在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代办。针对常住人口较少、居民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大陈镇政府开通了“渔小二”热线,渔民也享受到“最多跑一次”带来的红利。
交通曾是海岛居民的一块心病。去年,大陈新投入两艘高速客轮和一艘客货两用船,陆岛交通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回家变得更为便捷。最近,大学毕业的陈彬彬辞去杭州的工作,登上客轮返乡创业,“我看好大陈岛的发展,也愿意为大陈岛发展出份力”。
去年,全岛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10元,增长12%,比10年前翻两番;转产渔民参照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大陈镇全镇民生领域累计支出2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