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很多人表面上大讲慈善,高喊公益口号,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很少,偶尔为之,做面子文章的较多,时常坚持的却寥寥无几。像邓星光这样10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来做公益的企业家和文艺工作者,为数不多。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
《华夏早报》首席记者娄义华 北京报道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这样一位复员转业军人邓星光:他如今是联合国可持续目标推进行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生态河长论坛系列活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企业河长联盟发起人、执行主席,中国艾滋儿童救助专项基金发起人;从军人到企业家,从企业家走向公益舞台。邓星光一直以一种军人的风范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他深信:“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不要放弃。”
军队,是磨练钢铁意志的大熔炉
邓星光,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人,个头不高,显得干练,神采奕奕。离开老家多年,依然操着一口方言普通话。从他的言谈举止,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可以看出,他始终保存着军人的风范。
1981年12月,邓星光穿上军装的第一天留影。
他说:“每一个经过部队大熔炉锻炼过的人,身上一定有三种品质:第一是吃苦耐劳;第二是奉献和担当;第三是坚毅和执著。”翻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宏伟历史画卷可以看出,为祖国创造繁荣富强的一些中国优秀企业家中,不少出身于军队,比如:联想的柳传志、华为的任正非、华远的任志强、万达的王健林、万科的王石、华谊兄弟的王中军、新疆广汇的孙广信等等。他们身上似乎都有点得天独厚的魅力:奉献精神、执着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服从精神,这些都是军旅文化的优良品质。
柳传志说:“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这一定的关系之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
孙广信说:“对军人来说,没有拿不下来的山头,没有不敢啃的硬骨头。”
邓星光说:“当过兵的人,作风硬朗、毅力顽强、执行力到位、团队协作默契、集体荣誉感强、敢于挑战、勇于担当,基本上都具有这些共同的优良品质”。 邓星光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部队炼就了一股特殊的韧劲,就是这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对自己日后的选择不抛弃、不放弃,不管处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中,不管进入那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都能迅速适应复杂的环境,并能持久坚持下来,直至获得成功。他还说:“部队生活的磨砺对我日后的成功发展是有巨大价值的,军队!是磨练钢铁意志的大熔炉!”
军人的价值观,影响并激励着我们的一生
人民军队具有许多优良传统。尤其在新时代的军队里,培育出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锻造一代代“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革命军人。而具有这种价值观的军人,即使脱下了军装,他骨子里的气节也不会变。这也是邓星光进入影视行业后,能坚守底线,不忘初心,一直创作和推出具有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始终强调社会效益放首位,其次才考虑经济效益。
2015年1 月30日,邓星光在艾滋儿童“坤坤”的家里。
邓星光介绍说:“我从影10年来,创作并拍摄了两部电影,一部是中国首部反映水危机,河流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公益电影——《河长》;另一部是世界首部关注艾滋病儿童公益电影《爱你的人》”。
电影《河长》上影七年后,我国政府全面推行“河长制”,“河长制”上升为国家治理河流的一项环保责任行动。“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深改会议上提出:“我国全面实行河长制。”并在2017年新年贺词里再次提到“每一条河流要有‘河长’”。 他以军人犀利的眼光, 在10年前就洞察到国家和人民对环境和水的痛点,对改善河流的热情期盼,这与他身上军人的正气,以及形成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当富裕的人把慈善当作精神胎记,当普通百姓把善念当作精神信仰,当受助者都知恩图报,我们的社会就将更加和谐美好。他的另一部电影《爱你的人》上映后,于2017年元月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推进委员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公益电影奖”。作为一名军人和半路出家的电影人,在当今中囯影视娱乐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碰撞的今天,他依然坚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实属难能可贵。
2016年6月1日,邓星光与湖南宁乡县11岁艾滋病女孩“莎莎”一起过儿童节。
据了解,邓星光的第三部作品又将问世了,目前,正在筹拍中。他在第三部电影作品的序中有这样一小段自述:“中国的抗战影视剧题材已经多如牛毛,但是,更多的是手撕鬼子和过多宣染民族仇恨,而我创作并要拍摄的电影《芷江!芷江》,是想让全人类反思战争,呼唤人性,珍爱和平!扬我中华民族之魂,长我炎黄子孙之志。而综观抗战14年——最美的记忆当是日本投降。所以,我要用电影《芷江!芷江!》,来更加坚定我们中国人民的价值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他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是浩然正气,都说文如其人,从邓星光的作品里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商人还是文人,他始终保持了一名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让慈善成为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成为当今和谐社会最崇高的时尚。如果慈善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识,中华民族的美德将会更加发扬光大。
军人,不仅是最可爱的人,还要做最可敬的人
时代在变,时间在变,不变的是我们的关怀。邓星光说:“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磨难与坎坷,甚至面对不公;尤其是针对想做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就说做公益,也会招来许多非议。”在拍摄关注艾滋病儿童公益电影《爱你的人》期间,邓星光耗费了六年时间和心血,深入到全国艾滋病儿童救助点,与他们共同生活,同时对特困儿童和晚期艾滋病儿童设法给予救治和帮助;由于拍摄资金不足,他把房子都抵押出去了。在当前公益电影低迷的严竣形势下,《爱你的人》也“叫好不叫座”,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血本无归的困境。邓星光不仅耗费了自己六年时间和心血,全部投资也打水漂,还有朋友们的慷慨资助也付之东流…… 不过,他十分自信地表示,亏损自己倒无所谓,不能让朋友跟着受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今年下半年就能基本还上朋友资助的资金。
2017年1月1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联合国总代表、联合国和平大学驻联合国总代表纳琳达·卡卡先生给邓星光颁奖“年度最佳公益电影奖”。
当今社会,很多人表面上大讲慈善,高喊公益口号,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很少,偶尔为之,做面子文章的较多,时常坚持的不多。像邓星光这样10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来做公益的企业家和文艺工作者,其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真慈善常常忘我,假慈善往往自私。邓星光接着说:“不管遇到什么困境,甚至误解和打击,我从不抱怨,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只要努力了,就问心无愧,每个人做好自己就行。就拿我们这些当过兵的来说,过去多少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把生命都献给了国家,和他们相比,我们又算得了什么? 前期,因创作电影《芷江!芷江!》,我在雪峰山采访一批90高龄的抗战老兵,他们一直过着极其普通人的日子,但他们对国家没有半点抱怨,口口声声是感谢党和政府。那怕是给他们送过去一小袋米、一个鸡蛋,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就像当年行军打仗时手捧老百姓送给他们的那一口干粮一样兴奋。常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是:“雪峰会战有上万名战友阵亡,我们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一个慈善事业深入人心、慈善事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慈善活动并不单单只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拓宽心境的心灵“有氧运动”:能够帮助别人是一种福气,在这个回报社会、扶危济困的过程中企业家们输出了财力,同时也在过程中享受到了帮助他人、让他人因其帮助而脱离困境的乐趣。
“保家卫国是军人在天职,穿军装的时候就要苦练杀敌本领,随时准备冲锋陷阵,为国捐躯,脱了军装也要力所能及地去工作,尽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已扛了几天枪,就居功自傲,一不如意就抱怨,就三天两头向政府伸手要这,要那,如果不是伤残军人,我们应少给政府添麻烦,听很多战友说,国家对复转军人现在已经有很好的优抚政策和安置保障了,我个人认为,军人!过去号称是最可爱的人,军人!今天还要做最可敬的人”,这也是邓星光发自肺腑的心声。
邓星光最后说:“我们成长于军队、拼搏于市场、回报于社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军人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军旅企业家搏击商海的动力,军队生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并且锻造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离开军营,我们依然很优秀,我们为中国军人而骄傲,我们永远也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一片爱心,点燃一个希望,让世界充满爱,让希望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