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娄义华
时下,“最美”一词流行,若要评选年度词汇,“最美”肯定能荣膺此项殊荣。最美一词从未像今年这样集中使用,出现频率如此之高,真可谓词汇“明星”。有网友调侃今年是“最美”之年。
从“最美司机 ”到“最美孕妇”、“最美乡村教师”,从媒体冠以“最美”接连报道以后,再经网络发酵,“最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大江南北,一下就蹿红成为一个流行词汇。这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时代楷模,在平凡中见伟大,在朴实中见崇高,生动地诠释了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人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群众热议、追捧、学习的草根明星、平民英雄。在这个百花盛开的时代,所有奋发向上、创新发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积极奉献、廉洁奉公的人,都是“中国最美的人”。
放眼望去,神州大地,一片“最美”景色:“最美女教官”、“最美抗癌症女孩”、“身边最美的人”评选、“最美乡村女教师”评选、中国“最美”50人评选。还先后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爷爷”、“最美姑娘”、“最美教师”、“最美警察”、“最美护士”、“最美高速交警”、“最美爸爸”等一系列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中国十大“最美”乡镇,中国“最美”景点。电视节目办起了“最美和声”,歌曲涌现了《最美》等等,“最美”已经弥漫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最美”已经变成“醉美”了。
“最美”一词很容易理解,就是达到极限,无与伦比的美。从以上列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媒体时常冠以“最美”的前缀,往往并不是表现事物的外观、人物的形象,而是重在表现优秀、先进人物的道德情操、人性品质等。但每次出现这些榜样和楷模的时候,都冠以“最美”的字眼,是不是绝对化了?以后出现类似的人物时,又是“最美”,岂不是出现审美疲劳,有遣词造句使用贫乏之嫌?
我国《广告法》等法规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禁止在广告中使用任何绝对化用语,诸如“顶级、极品、第一品牌”等用语都属于绝对化用语。
虽然我们在报道这些优秀人士时,冠以“最美”是新闻报道,但词语的使用上是相同的,广告宣传、告知,报道这些优秀人物也有相似的目的。
榜样是一面旗帜,可以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可以指引方向;榜样是一种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全国各类媒体在报道这些优秀人士时,为何不加以区别,形成差异,让人们容易记住榜样的类别?我们传统的奖项就非常容易识别:比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比如“三八红旗手”,比如“全国劳动模范”;比如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这一天隆重揭晓。这样的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谁是“中国最美的人” ?我想应该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完美”,只有“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