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文革
接触书画和收藏已有近十年了,我对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还是稍有了解的,对黄公望这位古代画家也有个模糊的概念,然毕竟才疏学浅,我还真不知道黄公望就是《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者。
今日,我有幸拜读达夫同学转发的文章——《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这才知道黄公望原来是如此的不简单、不平凡,在《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前、创作中及作品传世后,竟然有那么的传奇故事。
黄公望是元代的著名画家,擅画山水,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赤者,世称“浅绛山水”,晚年时更是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自成一派,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然而这么一位大画家,却是年届五十才开始学画。黄公望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几次参加科举,直到四十五岁那年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官没做几天,却因受上司张闾贪腐案的牵连,被关押整整五年,出狱时已过五十了。
一天,黄公望在家练字,一位做官的朋友来了,说:“去我府上做书吏吧!”黄公望把笔一放,说:“做官?不做了,不做了,你回去吧,我要出远门了。”朋友问:“你要去哪里?”黄公望说:“当道士!”随后,他门也未锁,拂袖而去,从此浪亦天涯。
在古代,五十岁己是人生暮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夕阳红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慢慢的老死了。可对于黄公望而言,其人生盛宴才刚刚开始,人生辉煌才刚刚启幕。
他想学画画,以前却无任何基础,何其难也。他欲拜名师王蒙为师,王蒙一看,人都年过关百了,因而当即拒绝收徒。然而,黄公望毫不在意,厚着脸皮就学起画来。几个月过去,其画技竟大有长进。此后的29年里,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认真观察,不断琢磨,一路写生,他吃过的苦,用过的功,常人是难以想象的,更难以理解。
黄公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在观景,总是在作画。直到八十岁那年,他才正式开始画《富春山居图》。他要通过这幅画,讲述一条河流的故事,讲述自己坎坷而传奇的一生;他要通过这幅画,讲述那个时代及人的悲欢离合。一位八十岁的老年画家,又用了整整四年宝贵时光,耗尽其人生的最后铅华,用自己的心灵和感悟,终于完成了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读罢此文,我非常震撼,感慨良多。黄公望用他的人生经历、艺术追求、执着理念和人生哲学,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他直到五十岁时还敢和过去的岁月与人生作决断,远离龌龊的官场,开始潜心学艺,一切重新开始,新时代的我们这些同岁人敢吗?我们还有那种一路向前、誓不回头的勇气和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恒心吗?恐怕都没有了吧。因此,黄公望的传奇人生和辉煌成就令我无比钦佩,其执着的人生态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老人也是令我们钦佩和学习的,那就是商周之交时的姜子牙,他八十岁才出道,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打败商朝的纣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周朝。所不同的是,黄公望五十岁时拒绝再入官场,改行画画,而姜子牙则八十岁才入仕途。
比较而言,我觉得黄公望更值得学习,尤其是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庙”只有那么大,你能指望有多大的升迁?过去较远的一段时间里,如果你不削尖脑袋往里面钻,伸长手臂往上面攀,寻找大树往上头爬,就别想有太大的出息。因此,我们基层的同志应淡薄名利,调好心态,不去攀比,扎实做事,知足常乐。我并非主张基层的同志改行去做其他行当,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应有自己的良好爱好,并不断的提高,从而把个人爱好做的有声有色。
此时,我也想到了自己,今年刚好五十,任基层法院副职已十六年、正科已十一年了,对仕途早已没有奢望了。任四级高级法官也有十一年,已享受了副处级工资待遇,听说还可以晋“三高”,享受正处的工资待遇,但是否会附加苛刻条件还未可知,随遇而安吧,我也不怎么去想了。
然而,我的业余爱好却做得不错,我特别喜爱并能长期坚持的是读书和写作。黄公望五十岁时才开始学画,我却四十岁时就已开始写作,发表的文字至今已有90余万,对此成绩,我是非常满意的。
我没有太大的人生目标,我希望能健康的活过八十岁,那么,从现在算起至少还有三十年时光,我希望每年写作10-20万字,平均以10万计,三十年可创作300万字,就算十五年后我有点老了,劲头减退,200万字总归有吧,如此算来,至少有290万字。计划确实很美好,如能实现,那我就可以出版十四本书了。出版十四本书,一般人难以做到吧,想一想,心里确实美滋滋。
房间,它上面总有楼顶;仕途,它前面总有尽头。我们基层的同志不妨学学大师黄公望,调整心态,另辟蹊径,此路不通那路通,人生总有精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