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锐评 > 正文

如何能优雅地欣赏故宫文物
2017-09-21 11:41: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要让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优雅地欣赏故宫文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地扩大馆舍空间,以便呈现更多文物展品。之后,有关单位还要最大程度地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在文物展览和储藏中减少空气污染及观众参观带来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储藏寿命和展示时间。

    上周末,故宫年度大展拉开帷幕,一幅北宋时期的《千里江山图》引众多书画爱好者竞折腰。几天来,参观者“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再成热词。有不少参观者为了早睹名画真容,故宫开门后就一路狂奔进宫。而腿脚慢的参观者,则要排在近千人的队伍中等待几小时。有媒体不禁感叹,能不能让观众更从容、更优雅地欣赏文物,走进文化?(相关报道见A16版)

    其实,看名画也不是必须要“故宫跑”,因为此次展览持续时间超过40天,书画爱好者们可以选择其他时间,相对轻松地一睹名画风采。但是,开展之初,《千里江山图》旋即人气爆棚,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两幅诞生于宋徽宗时期,一幅为《清明上河图》,另一幅就是天才少年王希孟18岁时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公开展出的次数屈指可数,此前一度近30年未与世人见面,2013年才迎来首次全卷展示。

    书画粉丝们对中国传世名画展现出烧头炷香一般的虔诚,这是文化觉醒的表现,是件好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深入,许多人找回了久违的文化自信。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在全国走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散发出的气韵令众人着迷,故宫年度大展持续获得追捧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传统文化从“冷”到“热”的积极变化,是当前社会文化诉求的自然流露。

    在一些重磅展览中,不断出现的“故宫跑”现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信号,但也反映出文化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现状。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更从容、更优雅地欣赏文物,是摆在故宫等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面前,一道必须直面的问题。

    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因为平时就“吃不饱”,所以一旦故宫有重要展品展出,自然会迫不及待地“跑起来”。与此同时,故宫作为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虽然“佳肴”多多,却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场地摆开“宴席”。在北京故宫这个中国最大的文物聚宝盆里,实际展示出来的文物有上万件左右,只占其全部藏品的约1%,而绝大多数文物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年复一年地藏在地下文物库。

    要让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优雅地欣赏故宫文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大规模地扩大馆舍空间,以便呈现更多文物展品。之后,在拥有足够空间的基础上,有关单位还要最大程度地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在文物展览和储藏中减少空气污染及观众参观带来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储藏寿命和展示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群众摆脱对文物欣赏的饥饿感,最终变得“优雅”起来。

    早在2012年,为了缓解宫廷展现和文物旧藏展现的矛盾,北京市有关部门就提出了有关议案,建议将故宫博物院“宫”与“院”分离。一方面使故宫成为集中展现明清皇家宫廷文化的场所,另一方面择址新建一座博物院,专门展示故宫所藏180余万件文物旧藏。但相关单位对“新家”建议是完全拒绝的,认为“宫”“院”分离会让故宫文化遗产失去完整性和原有魅力。

    几年之后,故宫不断修缮并扩大了开放规模,但展览旺季和节假日期间依然游客扎堆,在重要展品展出期间依然需要“故宫跑”,而且是排队几小时观赏五分钟。有关单位坚持原则是无可厚非的,但还是要尽快拿出更为有效、彻底的“供给侧”改革方案,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大家可以优雅地享受文物欣赏的过程。

相关热词搜索:故宫 文物

上一篇:为人肉搜索兜底是以暴制暴
下一篇:人民的事无小事,中石化摊上大事了!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