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54岁的段锰与年届九旬的母亲杨茂才,开始了为期13天的“西北游”:从重庆出发,穿蜀道入关中,直达陕北,途经南泥湾、延安、银川,进入额济纳,再到酒泉、张掖、海东,行程万里。这趟旅行,让段锰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儿子”。他本人接受采访时称,母亲年事已高,鲜少出门,相伴左右,无非是做子女的“分内事”。
多年来,一有时间,段锰就会开上家里的房车,带着母亲“游山玩水”。北到漠河北极村,南至北海银滩,这对母子的足迹令人惊叹,旅途中,为了保证母亲的安全,段锰专挑些平坦开阔的路走。看到沿途有风景不错的地方,就停车游览,然后再踏上旅程。看似“随性”,实际却很在意母亲的感受,而为了照顾母亲,他一路上没少“遭罪”,但他认为不过是做子女的“分内事”。所以段锰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儿子”。
看到“九旬老人”几个字,人们往往会想到苍老、迟钝、精神不振等词语,其实不然。杨茂才老人旅游途中兴致勃勃,“像个孩子一样”,喜欢摆各种姿势拍照,还会自己动手挑选照片发朋友圈。辛劳一生的老人欣喜看到了远方的风景,更欣慰有这么孝顺的儿子贴心陪伴。
段锰把生意放下,花上很多时间陪母亲,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快节奏的物质时代,很多人忙于工作、生计,往往忽略了父母,以至于“常回家看看”成为一项法律要求,或者只注意老人的物质赡养,而忘却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事实上,“陪父母旅游”已成为“新二十四孝”的要求,在物质丰裕的当下,父母们早已不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温饱,而更希望儿女们多陪陪他们,聊聊天,出去转一转。“愿做母亲的导游加司机”,是最孝顺的告白,也击中了人们情感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好儿子”,说明尊老是社会主流,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还绷着“尊老”这根弦。同时也在反思:我们有多久没有看望、陪伴父母了?当我们在外尽情享受自然美景的时候,可曾想到带年老的父母一起外出游玩?
当然,有少数人看到段锰的“生意人”身份,就哀叹自己没有他这种优越条件,甚至质疑这是作秀,而更多的网友对此予以反驳。成功的商人比比皆是,但多年来放下生意,坚持陪老母亲旅游的并不多见。也有不少人认为,我现在要多挣钱,然后就能给父母提供这些,但段锰却不以为然。他说,父母用不了子女多少钱,父母在的时候不陪着,把心思用在挣钱上,等到父母不在了,挣再多钱也补不回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诠释孝德,不想留下遗憾。
孝敬父母不分职业、性别和年龄,而虐待父母、啃老,不尊重长辈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某一群体之中,看到生意人便想到炒作,想到“为富不仁”,不分青红皂白地挥舞道德大棒,实是一种狭隘、偏执的思维。
“陪九旬母亲旅游”彰显现代孝德。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欣赏大自然之美,发掘人文之美,善于发现普通景象中美好的人和事,感知、传达并弘扬孝德善行的动人力量,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