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微博上一位博主发了一条“莫言语录”,文中指,“莫言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苦日子的男人”,并@莫言本人。然而,26日,莫言转发了这条微博,并且配文称:“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当面打翻这碗假鸡汤。
其实,对于类似的情况,莫言曾经多次在微博上发声表示:“很多文章的金句是我写不出来的,这些作者不要长期隐姓埋名,这么好的作品归到莫言名下,让我占了多大便宜啊,他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孩子领回去。”现实情况却是,以莫言等名人为头衔进行包装的鸡汤文越来越多。“这句话本不是我说的,说的人多了,就变成了我说的”,成为网络名人语录的写照。
如此“张冠李戴”,盗用名人名号创作鸡汤文,却能够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不能全怪监管不严。归咎起来,或许还有商业效益、鸡汤效应乃至成功学在内推波助澜。
详言之,用“长尾理论”来分析,受众或消费者或许很浅薄,但其需求一旦具有规模效应,便具有商业价值。纵然我们可以对这些粗浅而人尽皆知的哲学小论嗤之以鼻,但是,其中传递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态度,却令我们难以抗拒。在遭受生活、工作的创伤之后,期待获得抚慰和治愈,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商业利益追逐者则在此时瞄准时机,用名人美化鸡汤,肆无忌惮地扩散其商业产品。
同时,正如勒庞所说:“声望本身会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麻痹我们的判断力。当“深度好文”之流端上餐桌,我们往往只看熬汤人,不看熬汤料。这碗汤,是对症下药还是因人而异,是精心熬制还是得过且过,是纯粹善心还是暗藏伏笔,在大众面前似乎无关紧要。
只要是莫言说的话,我们趋之若鹜;只要是马云熬的汤,我们一饮而尽。当我们在网上看到“给女孩的14个建议”,我们或许不屑一顾。可是,一旦在前面加上一个“杨澜”,成为了“杨澜给女孩的14个建议”,此篇推送立即身价百倍。我们,是不是太过关注名人光环,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有用性?又是不是太过急于求成,一味生搬硬套,而罔顾人皆有所长所短,长此以往可能会得不偿失?
可见,在名人名言的世界里,真身与真话可能并不是要讨论的第一位问题,毕竟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有基本的价值准则和判断标准。在法治之网罗织严密之后,必须关注到,真正在网络领域树立“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观念,革除盲目相信名人语录、名人鸡汤的风气,才是当务之急。实际上,鸡汤与反鸡汤孰优孰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对这些话有所扬弃,贴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真切地为个人幸福生活寻找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