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邓帮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2018-11-19 23:50:44 来源:华夏早报 编辑:贺强

导读:他18岁当村医,28岁外出当农民工,34岁选择学种植,42岁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

      “永远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落后的自己。你不与别人竞争,并不意味着别人不会与你竞争。你不淘汰别人,就会被别人淘汰。别人进步的同时你没有进步,就等于退步。追求安稳,就是坐以待毙。”

      说这句话的不是企业家,也不是名人,而是出自于带领村民致富的邓帮强之口。

      他18岁当村医,28岁外出当农民工,34岁选择学种植,42岁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是什么毅力让他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回乡创业?创业之路他能走多远?近日,邓帮强向华夏早报记者讲述了他的致富之秘。

      贵州省德江县荆角乡,最高海拔1160米,邓帮强的铁皮石斛基地种于此。然而当人们都在徘徊时,他把在外打工的30余万血汗钱全部投入种植铁皮石斛上。村民说他疯了,种些花花草草还花钱,旁人也投来异样的目光。

      荆角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326国道和德务公路贯穿而过。全乡辖17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邓帮强说,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1℃,是一个开发前景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阳光地带”如果有可能,他要带动这里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华夏早报》记者金松 贵州铜仁报道

      放弃村医去浙江发展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想人生精彩,生活得奢华,要靠自己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不尝试怎么知道是机会?”正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倔劲,邓帮强走到了今天。
1971年,邓帮强出生在贵州省德江县极其落后的小山村里,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妹妹。父亲不识文化,母亲手脚残疾伴有智力障碍,两位哥哥也有轻微的先天智力障碍。极其贫困的家庭使他无法继续读书,18岁中专毕业后,在村里当起了村医,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邓帮强说,“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真不是人过的生活,但那个时候并不觉得苦,因为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都非常困难,吃不饱饭是很正常的。”

      “还记得那是1999年,不知不觉已经在家当村医10个年头了。结婚后,浙江的媳妇不习惯山里的生活,并要囔着去浙江打工,那年正好28岁。”邓帮强告诉记者。
在浙江五金厂里,邓帮强希望通过打工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在一个岗位上他苦苦干了5年,最终老婆还是离他而去。浙江成了他的伤心地,不管怎么努力,依旧比不上本地人,在那里他始终是一个打工仔。
 


图为
邓帮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邓帮强有些不甘心,难到贫穷就一定要寄人篱下吗?“我们是很穷,但我们有骨气,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最终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当他冷静下来,望着他乡的明月和明月下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邓帮强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她的错,也开始慢慢理解和放下了。他也不甘心就此回家,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邓帮强开始重新选择行业和考虑将来的发展,也许他天生就有创业者的眼光和远见。他决定选择种植行业,如果回家,结合家乡的绿色生态环境可以自己干,因为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打定主意,当晚邓帮强一个人钻进网吧,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他查看了广州一家种植铁皮石斛的公司,并决定去那里看看。

      当时铁皮石斛的售价非常高,种植环境家乡也比较适合。也许是兴奋,邓帮强一个晚上没有睡着,头脑中浮现出以后在家乡拥有自己事业的场景。

      第二天清晨,邓帮强坐上了去广州的火车。到这家种植铁皮石斛的公司后,他从一个杂工开始干,那时一个月只有1500元工资,比之前少了三分之一。

      在广州,他没有亲人和朋友,本就勤俭的邓帮强更要省吃俭用,别人下班去玩了,他还在基地上琢磨如何种植好铁皮石斛。

      为此,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学到了种植铁皮石斛的关键技术,从一个杂工升为技术员,工资也从每月1500元涨到了7000元。

      平淡的铁皮石斛种植工作,他一干就是8年。8年,他受了不少委屈;8年,他为自己的创业梦奠定了基础。

      贫穷让他学会了思考

      2013年7月19,一个急促的电话打破了邓帮强平静的生活,他的父亲“走了”。

      父亲的离世让邓帮强深受打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外面打拼,很少能照顾到家里,不知道平日里父母在家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

      回想曾经艰苦的生活,父母从未过上一天好日子,就这样离开了。

      “父母用尽全部的精力和体力把儿女拉扯大,没有过上一天好生活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平静的世界,离开了我们。”邓帮强黯然泪下。

      邓帮强痛恨自己的不孝,内心极度自责,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邓帮强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看着村里的老房子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只是村里已没有了当年的热闹景象,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在家,原本就偏远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冷清。

      常年在外打工,邓帮强格外想念大哥和二哥。当他走进大哥二哥的老的木房,昏暗的老屋,杂乱无章的废料让邓帮强一阵阵心酸......

      因为家庭实在贫穷,大哥二哥的媳妇相继抛弃孩子离开了家,原本贫困潦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欣喜的是二哥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

      邓帮强心中有太多的思念和牵挂,也许贫穷让他学会了理智,贫穷让他学会了思考,思考着感恩每一个人,直到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晚上,邓帮强躺在床上,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他不禁流下热泪。透过湿润的眼眶,他又仿佛看到了孩提时的自己,站在山头放牛。

      夕阳西下,透过小树林倾斜的照在炊烟缭绕的黑瓦片上,远处一个孩子扯着嗓门喊着:“爸、爸爸、吃饭了!半晌,远处的山坳里回了一声‘喔’”。

      邓帮强抹掉眼角的眼泪,感叹村里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场景,即使村里的孩子叫爸爸,大山里再也不会有回应了。

      种植铁皮石斛带动村民致富

      邓帮强暗暗做了一个决定,回乡种植铁皮石斛。不但照顾残疾多病的母亲和两个哥哥,而且也是他的梦想。

      他希望通过种植铁皮石斛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如果能让村里的年轻人回乡一起种植铁皮石斛,不但能增加收入,还能恢复往日的欢声笑语。

      邓帮强开始研究铁皮石斛近年来的市场规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亚健康和三高人群越来越多,铁皮石斛的功效得到电视宣传和消费者的认可。

      铁皮石斛在市场上,最高卖价一斤能上万元。他心里盘算着,自己家后面的树林就是天然的种植场,不需要租金,就是平均一斤能卖5000元,两年内投入产出翻倍是不成问题的。

      邓帮强拿出自己十几年省吃俭用的30万元积蓄,全部用到了铁皮石斛的种植中,并在自家后山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

      有了盼头后,两个哥哥也来帮忙。在外多年,邓帮强回家种植铁皮石斛得到到了家人的帮助,心里涌出一阵暖流。

      村里人都不知道他是在干啥,有人问他,他就笑笑不说话。

      他内心知道,村里的人不会听你说什么,只会看你做什么,等种植成功赚到钱了,自然有人来找他学种铁皮石斛,现在多说无益。

      最穷时兜里只剩10元钱

      一年下来,基地已初步成型,铁皮石斛苗也涨势不错,邓帮强吃饭后习惯性的去后山走走,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的喜悦只有自己知道。

      年关了,邓帮强第一次感觉到了过年的喜悦,虽然生活并不是那么如意,但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转眼就要到铁皮石斛采摘的季节了,邓帮强内心既高兴又焦急,因为创业,把所有积蓄都投到铁皮石斛种植上了。

      眼看就要发工人工资,兜里一分钱也没有。邓帮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助,最差钱的时候全部资金就只有兜里的10块钱。

      如果不能顺利采收,没有资金,又只能外出打工。邓帮强焦急如焚,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一下子消瘦了很多,头发也开始变白了。

      曾经因为没有钱,前妻弃他而去。想到这里,无形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那段时间无论见到谁,第一句话就是问:“有钱没有,借我点”。

      灵机一动。邓帮强找到了乡政府,他了解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有一个企业扶贫项目,能低息贷款15万。邓帮强感觉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最终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申请到了贷款,解决了当时的困境,回笼了一部分资金。

      带动村民致富苦而无怨

      忙完了采收期,事业也逐渐稳定下来了。邓帮强说,虽然这两年没赚到钱,但我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通过自身的努力,乡镇和村里也开始重视他的铁皮石斛种植项目。2017年正是贵州大力发展精准扶贫的时期,德江县里决定给他贷款130万元精准扶贫项目资金,通过入股邓帮强的铁皮石斛合作社带动村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目前邓帮强的合作社已经带动了周边5个村350人共同发展,并解决他们脱贫。

      如今,县里又拨给邓帮强合作社20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通过邓帮强的铁皮石斛项目带动更多的山里人脱贫致富。总有一天山里人会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不在有人因为山里穷而抛家弃子。

      铁皮石斛未来的发展在何处?邓帮强冷静地说,“虽然现在的市场开始趋于饱和,市场售价有所降低,但我还是很有信心,我种的铁皮石斛质量好,又有政府的支持,还有很多关心和支持我的人帮助我销售,我苦而无怨!”

相关热词搜索:铁皮石斛

上一篇:香猪养殖尝甜头 贵州公路集团帮扶村民脱贫致富
下一篇:潘利求、周宗凡:授人以渔,精准帮扶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