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正文

美媒刊文讲“中国渗透论” 被新加坡人驳回
2018-08-08 10:07:53 来源:环球网

新加坡警惕中国向华人施加影响力。6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此为题刊文,污蔑中国的侨务工作,称中国在利用文化和民族情感渗透新加坡的华


    “新加坡警惕中国向华人施加影响力。”6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此为题刊文,污蔑中国的侨务工作,称中国在利用文化和民族情感渗透新加坡的华人群体,试图让他们为“祖国”服务。“这是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中国在新加坡的影响力与美英等国没什么不同”“这是在支持种族主义”……这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遭到不少新加坡网民的质疑。在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两位新加坡华人看来,同时认同国籍身份与民族身份不存在任何矛盾。

    《纽约时报》称,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新加坡一直以来在鼓励各族裔公民与其自身文化建立联系的同时,促进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但当地人越来越担心,崛起的中国可能会“破坏”这种平衡。近年来,中国加强两国民间交流,比如协助组织海外华侨聚会、安排新加坡华人访问祖籍所在地、协调留学项目等。中国的这些侨务工作被《纽约时报》解读成中国在拉拢新加坡人,并借助他们对新加坡政策施加影响。

    外祖父母从中国福建移民至新加坡的李启山(化名)几年前曾到祖辈的故乡泉州旅游。“那种感受还是挺奇妙的。当地人的口音与我外祖父母一样,我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觉得和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层的感情。但我不认为这种感情有任何的政治含义。”李启山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身边一些年长的亲戚朋友也参加过“寻根活动”,但初衷基本上都很简单,就是希望晚年能再回故乡看看。

    一名熟悉中国事务的新加坡华裔媒体人7日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组织的活动只是普通的侨务活动。其面向的群体更多是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对在海外土生土长的华裔影响力有限。李启山对此表示认同。他说,由于新加坡特殊的民族构成和历史背景,其教育体系一直更倾向于向公民强调“国家认同”而非“民族认同”,“华人不会轻易改变对新加坡的忠诚,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羁绊”。但这样的联系可能会被部分人士理解为一种“渗透”,尤其是对在新加坡生活的其他少数族裔而言,中国加强与海外华人的文化纽带是“十分敏感的事情”。

    “人与人的交流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势必夹杂着情感因素,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可以加强人们的共情。”李启山对记者说,“我不认为海外华人对中国有一些情感认同是坏事”。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红亮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纽约时报》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双重标准的体现。首先,回望乡里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前段时间在德国球星厄齐尔与土耳其总统合影风波中,德国足协主席的保守言论不被西方媒体认可,在对待海外华人“寻根”的问题上,它们也不该非议什么;其次,即使有华人团体在政治生活中为其所属族裔说话也是正常的,毕竟很多国家都有代表不同族裔利益的游说团体;最后,新加坡实际上一直借助中英双语优势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扮演重要角色,该角色也恰是新加坡成功法则的关键。美媒发出这样不利于中新关系与新加坡的国际政治作用的声音并不明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美国大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农场主喜忧参半
下一篇:戴旭:中国为什么不能摆脱下一场战争的劫难?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