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湖南新宁: 产业催开“致富花”
2018-06-11 10:42:27 来源:华夏早报

新宁县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为群众“输血”,还教会群众“造血”,使贫困户真正“拔穷根”、“挪穷窝”、“种富苗”、“结富果”。

       核心提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村能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到山顶,更不敢想象,我们村能有这么大一个产业基地。”湖南省新宁县回龙寺镇村连村村主任肖件进兴奋地说道。
 
       近年来,新宁县积极引导和推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从招商引资、土地供给、税收返还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重点在油茶、畜牧养殖、中药材等产业上精深加工,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绿色产业,让它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摇钱树”。

       在精准扶贫阳光的普照下,新宁县不断推陈出新,不仅为群众“输血”,还教会群众“造血”,使贫困户真正“拔穷根”、“挪穷窝”、“种富苗”、“结富果”。 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种植、养殖、药材等特色产业,彻底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华夏早报》记者 王刚 通讯员 尹建国 夏昌勇 杨坚 周忠安 湖南邵阳报道


连片种植的脐橙。
 
       油茶:把荒山变金山
 


肖剑峰的油茶产业基地。

       油茶是新宁县发展绿色产业一项新品种,肖剑峰发展油茶产业为当地老百姓找准了一条致富路被传为佳话。

       邵阳市新宁县回龙寺镇村连村,全村人口514户,总2087人,其中贫困户114户,贫困人口466人,全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水稻、玉米以及外出务工。2015年6月,在肖剑锋、肖霞父女俩的带动下,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把荒凉的山地,变成开发种植油茶的“金山”。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开垦了1200多亩荒山种植茶籽幼苗。随着油茶基地的建设,周边居民也慕名效仿,加入了种植油茶行列。随着一些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也正在发生改变。65岁的肖祥顺是增桥村2组村民,年过花甲还带着38岁智障的儿子在外打工,得知家乡在建设油茶基地,肖祥顺一家来到了肖剑锋的油茶基地应聘从事护理茶籽幼苗的工作,如今三个人的收入一个月加起来有6000元。官桥村4组的李小毛,今年54岁,深度耳聋,妻子走失20多年,与80岁的父母相依为命,生活极其困难,在肖剑锋的帮助下,李小毛在油茶基地工作,解决了家里的生计问题。如今肖剑锋的油茶基地,为全村40多户贫困户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新宁县鸿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伍锡红告诉记者:“在丰田乡当家村投资5050万元建立3000亩高标准油茶基地, 2017年3月全部栽种完毕,现长势良好,其中茶坪村采用与玫瑰花套种的新模式,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该油茶基地自建设以来,在转移劳动力上,当家村32户贫困户在该基地务工,人数达100多人,很好地带动了本地农业产业化,增加了当地贫困户收入和就业机会。

       丰田乡还制定了“油茶促增收、白茶助脱贫、玫瑰花谱新篇”的产业扶贫路线图。依托“一乡一品”扶贫产业布局,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全乡引导贫困户开荒种植白茶1200余亩,玫瑰花移栽1500亩,带动碧田片约4000群众致富。
 
       养殖:带来了好光景
 


村民发展特色养殖走致富路。

       新宁县十分重视养殖业发展,出台了专门的奖补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养殖家禽家畜。据统计,2017年,邵阳市新宁县发展生猪突破101万头,出栏65万头,发展肉牛32万头,出栏16万头,发展肉羊20万头,出栏13.1万头,发展梅花鹿7000头,家禽2000万羽,出笼1600万羽,水产品产量达6300吨。通过养殖惠及群众近9000多户,4万多人口受益,养出了好日子。
 
       陈锡洋是邵阳市新宁县回龙寺镇宏福村第一书记,是扶贫攻坚战场上一个典型代表,群众称其为 “兽医”书记,在他的帮助下,该村贫困户唐小平,去年养牛20多头,纯收入达6万多元。

       陈锡洋曾在基层畜牧站服务20余年,早年便考取了全国职业兽医师证,在畜牧养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为发挥养殖能人示范带动作用,激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各类养殖,陈锡洋巧借自身技术优势,与宏福村“两委”以“培育一批能人,激活一片经济,带动一方发展”为目标,挖掘能人潜力,找准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调优做大村里的“绿色经济”。通过生态引领、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系列措施推动全村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依托畜牧产业走上增收脱贫路。

       宏福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599人,是省级贫困村。在陈锡洋的影响带动下,宏福村已有47户村民发展养牛业。看到养殖带来的成效,又有“兽医”书记坐镇,村里的贫困户们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发展养殖的劲头更足了。截至目前,全村有330户村民加入畜牧养殖的行列,全村有124户554人通过发展养殖顺利脱贫摘帽。

       安山乡大塘村养殖户黄友香告诉记者,“她养殖的七彩山鸡,野性十足,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深受顾客喜爱。”记者在采访时,恰逢从县城赶来购鸡的李女士,看着四处乱飞的七彩山鸡,乐得哈哈直笑,不停地高喊:“这完全是山上的野鸡啊!” 

       今年2月,黄友香夫妇结束了打工生涯,返乡寻求致富门路。他们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七彩山鸡的养殖户,分批购入雏鸡,并在野外建起了网型山鸡养殖场,开始从事七彩山鸡的养殖。 
   
       自今年3月至今,黄友香夫妇共养殖七彩山鸡1500羽,每公斤市场价达90至100元,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夫妇俩在尝到甜头后,又增加了养殖鸵鸟的项目,迈上特种养殖致富路。

       药材:闯入了大市场
 


铁皮石斛产业化种植。

       新宁地处湘西南腹地,物产丰富,一些珍贵的中药材在全国也赫赫有名:铁皮石斛、红豆杉、厚朴、金银花……,并且闯入了大市场,成为抢手货。

       铁皮石斛有“千金草”、“植物黄金”之称。崀山镇刘氏兄弟突破常规,大胆创新,在当地高级林业工程师罗仲春帮助指导下,建立了示范点,进行石壁栽种铁皮石斛试验。在崀山辣椒峰石壁上,尝试栽种了5000株两年生铁皮石斛驯化苗。经过暑热严寒考验,全部成活。并投资400万元,与江西龙虎山一家种植石斛的公司合作,培育出两年生铁皮石斛驯化苗60多万株。兄弟俩还动员当地30多户贫困户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并专门挑选了10名攀岩能手进行严格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在石壁上栽种石斛的高难技术。随后,将一株株人工组培的铁皮石斛栽种在蕨类生长的岩石缝隙中。

       2017年4月,刘叙武兄弟成立了新宁县崀山云崖仙斛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山林500多亩,目前已种植铁皮石斛120亩。他们计划将空闲的崖壁全部种上铁皮石斛,把崀山发展为铁皮石斛生态园。

       “这种栽培方式不仅比大棚栽培每亩减少成本60%,而且无需看守、施肥、下药等,效益高很多。大棚种植的新鲜石斛每公斤600元,而石壁上种植的能卖到6000元。”刘叙武说,他种植的石斛供不应求,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等地。

       金崀山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孝柏告诉记者,“崀山铁皮石斛的种植,让“石头上长黄金,树干上结钞票”成为美好现实。”

       黄皮坳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位于黄金乡杉坪、细桥两村海拨1260米,该地金银花5000亩、厚朴5000亩,每年可解决就业劳动力达1000人,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中药材1万亩,人平增收大大提高。该基地负责人李拥军对金银花和厚朴种植发展充满了信心,每年到了采摘销售期从不缺订单,销售额也达到了30—40万元。当地的老百姓把金银花变成了香饽饽的“富裕花”。

相关热词搜索:新宁 湖南 产业

上一篇:长沙中南汽车世界一店面起火 无人员伤亡
下一篇:一居民家爆炸起火 竟是闲置两年的它惹的祸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