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品出的年味
2018-03-08 16:46:01 来源:华夏早报网
品味过年的味道,最直接的感受、最有发言权的应是人的“五官”了。
文/谭 文 革
冯骥才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我则认为两者都应包括,“年味”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载体,而且有文化方面的内涵,因而都存在一个“品”字,也就是说,“年味”是应去品的。
品味过年的味道,最直接的感受、最有发言权的应是人的“五官”了。中医理论上的“五官”是指:耳、目、鼻、唇、舌,其对应的动词是:听、看、闻、吃、尝。“年味”丰富多彩,喜庆热闹,文化底蕴深厚,各地特色各异,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人的“五官”感觉。
先说说“耳听”。“年味”是需要人们用耳朵去听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味”中离不开爆竹,爆竹象征喜庆、吉祥、驱鬼、平安、幸福,爆竹一响,浓浓的年味就来了。给人们最大的感官刺激是动听而巨大的爆竹声,“哔哔叭叭”,震耳欲聋,四周环绕,此起彼伏。我从小就听惯了过年时的爆竹声,特别喜爱。
过年时的爆竹声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深深融入了人们的血液。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未能认识到过年放爆竹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漠视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未对传统文化做出论证、评估、未广泛征求人们意见的情况下,以一纸禁令将中国年俗文化一刀斩断,让老百姓的春节寂静无声,让孩子们再也听不到祖祖辈辈都听惯了的爆竹声,这是很不妥的。
过年时放点爆竹,只要不过量、不奢靡,就不是陋习,更不是恶习,因此,对年俗这种传统文化不能“禁”,只能“限”。当然,年味中还有许多也是需要用耳去听的。
再说说“目看”。“年味”也需要人们用眼睛去看,要过年了,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对联,街上集市到处张灯结彩,这些都是为了产生美的视觉效果。过年了,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些都靠目视。如果放爆竹,尤其是烟花类,天上开花,色彩缤纷,绚丽无比,可以耳听,更需观赏。
如母亲或爱人做的年夜饭,既要品尝,也是需要看的,美味佳饶有“色香味”,其“色”就需目视。再如一年一度的春晚节目,需要去听,更需要看。
也说说“鼻闻”。“年味”是需要人们用鼻子去闻的,过年时的甜酒香、糍粑香、年夜饭香、瓜子糖果香等等,鼻子一闻,感觉香极了,口水也来了,真想吃,满屋子都是香香的幸福的“年味”。
过年了,人们喜爱放爆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爆竹响过之后的硝烟味,这种硝烟味很好闻,人们习惯了,因而有些喜爱。宋代刘尚文《爆竹》诗云:“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烈火一爆,琅玕碎了,爆竹的硝烟随风飘来,有一种浓浓的香味。
最后说说“唇舌”的吃和尝。“年味”当然是要吃和尝的,过年了,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火炉,桌上是香喷喷的丰盛的年夜饭,吃和尝肯定是重要的内容。吃着香甜的年夜饭,品尝着家乡的甜酒,一家人边吃边品,边聊聊天,年味浓郁、热闹、淳厚、喜庆而祥和,让人觉得踏实、舒爽、喜悦而亲切。
《舌尖上的中国》云:“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年味”也一样,我们用“五官”感受到的是滋味,用心灵感悟到的是情怀。“五官”和心灵是相通的,“五官”品出的“年味”中,既有我们的滋味,也有我们的情怀。因而,“年味”总是那么浓厚、那么热烈、那么绵长,让我们永远喜爱,无法割舍。
(写于2018年正月初五)
相关热词搜索:年味 五官
上一篇:失衡
下一篇:蜀汉分别鏖战曹魏、东吴的兵粮供给之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