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日啖杨梅三百颗
2018-06-05 15:55:25 来源:华夏早报网

如果要说树的棵数,应是未超过百棵,但每棵杨梅树都很大,最大的树干直径至少有六七十公分。

       文/谭 文 革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有名的《惠州一绝·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对荔枝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从诗中“杨梅”、“罗浮山”等文字,我总容易想起家乡的杨梅山。

       杨梅山离我老家不远,大概就三百多米,现在已分给了几个农户,在改革开放前则属于大集体所有,即老家所在的长滩桥生产队。杨梅山,顾名思义,山上有许多的杨梅树,漫山遍野,成片成林。如果要说树的棵数,应是未超过百棵,但每棵杨梅树都很大,最大的树干直径至少有六七十公分。

       我第一次去杨梅山,是兄长带我去的,当时还只有几岁,在我最初的印象中,这片林子很大,每一棵杨梅树也很高大。所以,我现在推测,这片杨梅林应是祖辈们在解放初甚至解放前栽下的。

       前人种树,后人享福。对这片杨梅林,我情有独钟,特别喜爱,每当杨梅快要成熟时,我与小伙伴们几乎天天上山,喜爱泡在这片林子里,一是可以天天吃到可口的杨梅,二是可以随便玩耍、嬉戏、追逐,也可以捉迷藏。

       我很爱吃杨梅。东坡先生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那时的荔枝很贵,荔枝颗粒也较大,他真正每天吃上三百颗?其可能性不是很大。而我呢?如果说:日啖杨梅三百颗,我小时候确实是有的。因为那时生产队田地多、山林多、果园多,经济相对富裕,对这片杨梅林管得不严,几乎随便我们吃,只要不破坏、不浪费就行。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代诗人平可正的这首《杨梅》诗,确实写出了味道,似乎正是写我家乡杨梅山的。每到农历的四五月,山上的杨梅树都结满了果子,颗粒虽不太大,但大都红红的,红得诱人。只要看到这些红杨梅,我和小伙伴们的口水就来了,不吃上几十上百颗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有两三棵树上的杨梅是灰白色的,再怎么成熟都不会变成红色,对此我们称之为白杨梅。其实,白杨梅的味道很好,甚至比许多的红杨梅更甜,几乎没有酸涩味,但因颜色的缘故,我和小伙伴们最爱的还是红杨梅。

       我老家的屋前和屋后,也有几棵大杨梅树,现在还长的很好。春天里,杨梅树开花时,整个院子里都香了;初夏时,杨梅果子成熟了,院子里又有了一股清香;秋冬时节,杨梅树枝繁叶茂,郁郁青青,又是极好的景观。

       最是一年夏好处,又到杨梅成熟时。爱人知道我特爱吃杨梅,今年如往常一样,在杨梅成熟的第一时间,给我买了许多可口的杨梅,此后几乎天天都会买一点。我城郊附近的亲戚,家里有杨梅树的,有的也会送来一点。总之,我每天要吃上几十颗,最多时有上百颗。

       “玉盘杨梅为君设”,今生我特爱杨梅。现在已到了中年,还像儿时那样“日啖杨梅三百颗”是不可能了,然而,在这杨梅成熟的好时节,我能每天吃上几十颗杨梅,也确实很享受。
 
                                                  (写于2018年6月3日)

相关热词搜索:杨梅

上一篇:随笔︱我的写作时间
下一篇:【执行札记】四次拘留,艰难突破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