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舆论场突然出现了“穷家富养”的议题。网络上有一种论点:“精英父母的育儿经是舍得让孩子吃苦头”“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与此对应的现实是,现在越来越多家境并不优越的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并且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正常的吃苦历练。有人感慨,本想培养个印钞机,结果却成了个碎钞机。
过去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恐怕已经缩小到三年甚至更短了。昔日舆论场提到富二代,总是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而现在提到富二代则是顶礼膜拜。在很多“十万+”文章里,现在富人的孩子,“明明可以拼父母结果却在拼努力”,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然成为过去。事实真是如此吗,有大数据能够证明吗?
毋庸置疑,现在富人也很重视教育,但要说富二代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去的标签,恐怕也是过于乐观了一点。至于说普通人家的孩子,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富养”。但有必要指出,这种“富养”有没有超过一定的程度?面对这种“富养”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传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对孩子好一点,给孩子提供相对好一点的成长环境,这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当然,当下在“富养”孩子上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但是,千万不要把富养孩子无限扩大化。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一些父母超出能力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这当然需要警惕,但这未必就是社会主流。至于说一些人指责的父母在孩子学习上的大投入,也是一个事实,可这难道没有社会的责任?对于父母来说,想要孩子多掌握一点技能,多一点审美情趣,其实并不错。错的是沿着教育已经展开了一条产业链,而其成本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范围。
在对“穷家富养”的反思与谴责里,有着一种沿袭已久的不友好。确实存在“富养”问题,但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并不只发生在“穷家”身上,“富养”的问题在富人家的孩子身上也有,甚至还要严重。在有些人看来,人是有标签的,抚养孩子同样应该标签化,同样一件事,富人做是应该的,而穷人做则不可以。跨入现代化的河流,已然不能歧视富人家的孩子,但也不能把歧视的视角转向穷人家的孩子。过去还有“寒门出才子”一说,现在连这点勉励都不肯给他们,穷人家的孩子真的已经如此不堪吗?恐怕还需要深入社会肌理,去观察真实的生活。
不客气地讲,“穷家富养”里隐藏着一条鄙视链。有人举一些极端的案例,来论证“穷家富养”害了多少孩子,其实“富养”何尝没有毁掉一些富人家的孩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穷人家孩子需要吃苦教育,富人家孩子何尝不需要吃苦教育?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增加一点吃苦教育,已然成为一道时代命题。
对“穷家富养”的反思别走向极端。有问题当然需要正视问题,但也不要夸大问题,更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什么叫“富养”应该有定量定性的厘定,给孩子增加吃苦教育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吃不必要的苦。而就“富养”来说,问题当然需要重视,但千万不要演变成对富人的追捧,对穷人的贬损。
编辑|曾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