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锐评 > 正文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先得解决场地问题
2018-03-05 11:14:04 来源:企鹅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何伟在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时,再度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据悉,何伟委员今年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一份题为《建议将“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纳入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的提案。何伟说,我国近30年的全国青少年体质水平不断下降,超重肥胖和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而2007年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也不理想,据此建议应明确中小学生每天累计户外运动2小时的要求,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将责任落实到学校校长和班主任,建立学生户外运动档案。(3月4日澎湃新闻网)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缺乏锻炼是个在全国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何伟委员提出的这项建议,能够被主管部门采纳并得到很好推行,相信会很好地起到改善青少年体质的积极作用——而这对于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更多人因为保持运动锻炼的习惯,展现出蓬勃昂扬的姿态,“养生病”更少,国民肥胖率下降。

    让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进行相关的考核,不存在太大的管理难度。通过调整课程安排,适当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让户外运动时间保持在每天平均2小时,这也不是什么无法做到的要求。

    但落实何伟委员的这项建议,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国内各地城乡中小学校需要有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场地,而这恰恰是目前有些学校不具备的。
   
    在网上检索中小学校体育运动用地的话题,可以找到为数不少的相关报道,覆盖了很多地区和城市,主要反映为生均体育用地不足。试举几例,2013年12月25日的《山西晚报》报道,太原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该市城区生均用地不足,特别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严重不足,学生数量超过学校合理容量,个别学校学生上课间操须分两次进行。2014年9月8日“中国江苏网”的消息说,南京的多所学校教育用地不达标,有的小学在校学生400多人,却只有一条全长50米的跑道,还有的学校在教学楼下空地、大厅里上体育课。2015年1月30日《江西日报》报道说,有小学校长、政协委员在该省政协会议上说,当地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场地、器材、设施等因素影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学校上的是室内体育课。

    在生均体育运动用地不足尤其是部分学校甚至出现在楼顶上建跑道、安放运动器材,或是在楼道、楼下空地轮流安排学生做操的情况下,如果出台统一的中小学生日均户外运动必须2小时达标的政策,就很难避免政策走形甚至完全落空。

    因此,要增加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的时间,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质,当前需要设法增加校均、生均用地。在各类规模的城市,主城区的学校即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学校,占地面积往往非常有限,教学设施、体育运动用地都大大不足,周边遍布各类单位和居民小区,可供扩展的空间不大。要为这类学校增加用地,可行的办法只能是整体迁移到用地空间较大的区域,或是在新建城区寻找适当地块,或是将纳入拆建搬迁、拆除计划的原工业区、居民区的用地,供给中小学校。学校搬迁扩建后还会带来,学生通勤距离增加、公共交通运输压力增大、因原学校迁移使得周边居民家庭的孩子难以获得就近入读名校机会等一连串问题,需要各地政府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公正公平的原则统筹安排。

    在许多城市,新建城区的一些学校,也依然出现了用地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规划新建城区时,教育配套规划水平较低,配建的中小学学位有限,相应的教学设施、体育运动场地也就十分有限。而当新建城区涌入大量迁住居民特别是学龄人口后,配建学校的学位就显得要比老城区的学校更加紧张,相关学校不得已超量招生,出现非常突出的教学设施、体育运动场地不足的现象。要解决这类问题,显然只能是一方面积极增加各地新建城区已配建中小学在周边区域的补充设施,或是加建校区、体育场馆,通过公共交通等方式予以接驳;另一方面要充分吸取以往教训,根据新建城区人口容纳水平,以充分供给、提供必要冗余为原则,提高新建城区的教育、体育配套规划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先得 户外活动 场地

上一篇:“吃鸡”会毁了乡村?言之过重,言之过早
下一篇:参观博物馆 “文明”是底色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