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舆论和媒体都在热议提速降费的事。“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大篇幅着墨、细节化要求,勾勒出手机网民和企业用户美好生活的场景。
从市场逻辑上说:提速降费,无异于自我割肉,对电信运营商来说,虽裨益长远,却颇有痛感。正因如此,这3年来的提速降费之路,虽整体上一马平川,一路上仍有磕磕绊绊。被诟病最多的,大概就是两件事:一是挤牙膏,不情不愿、欲降还羞;二是玩套路,乱花迷眼、考验智商。
最后的最后,就是官方成果和民意感受之间相去甚远。比如工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提速降费3年来,国内宽带用户的单价下降了90%,移动通信用户的单价下降了83.5%。只是,可能很多手机用户要调侃一句:提速降费如此厉害,为什么我会“生在福中不知福”?
当然,统计数字不等于直观感受。再客观地说一句,提速降费的感受,还跟用户的服务总购买量成正比。从图文时代到短视频时代,流量消费的总额也在升级,提速降费的感受就很可能稀释在从“MB”到“G”的包月服务里。
回到2018年的提速降费上来,很多人担心前三年的一些套路会持续上演。这个担心,似显多余。这当然不是说经营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转眼就到了“满血”的状态,而是世易时移之后的很多“新情况”由不得运营商去“精明地自由裁量”。有几个细节,值得玩味: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出来之后,当日下午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表态,“到年底之前,移动流量资费要比去年下降30%以上。”二是当晚和次日,三大基础运营商集体表态,将立即行动、全力以赴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三是紧接着的3月6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发布官方消息,称将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抓紧落实,争取今年7月1日实施。
这样的速度和态度,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让提速降费成为可能。2017年中国平均每个手机用户月消费流量1775MB左右,是上年的2.3倍。不过,与美、韩等国差距仍不算小。用户越来越多、购买越来越多,成本摊薄之后,价格空间自然就出来了。另一方面,流量消费是新时代国计民生的刚需。5G时代呼之欲出,数字中国成为战略,如果速度和价格还是拦路虎,消费者就算没有议价权、政府恐怕也不会答应——因为提速降费已经事关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成本。此外,三大运营商之间或多或少也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在监管部门改作风、抓效能的语境下,甩一鞭子走一步或者大玩套路把戏,恐怕“风险系数”也会越来越高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两次的提速降费均被民意贴牌为“不够真诚”。今年1月份,新华社又报道称,有消费者发现被运营商开通收费服务,而本人并不知情,事后维权也面临重重阻碍。基础运营商在民意口碑上,面临着诸多舆情困局:一是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二是瑕疵事件隔三差五撩拨民意。这个时候,坐以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解释沟通不如扎实行动。无论从树立国字号企业形象来说、抑或是彰显新时代社会责任而言,积极作为的、“有感觉”的提速降费是运营商的不二选择。
说句题外话,比如今年春节假期7天,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84.9万TB,同比增长236%。薄利多销、提速降费,其实也没有“割肉”那么夸张。让利和盈利,毕竟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就让提速降费来得再猛烈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