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锐评 > 正文

培养规则惩戒才是主旋律
2018-05-02 23:08:11 来源:华夏早报网

戒尺进课堂需谨慎,我们心中都要有一把戒尺高悬——规则意识,培养规则惩戒才是主旋律。

      华夏早报首席评论员  娄义华
 
      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戒尺进入课堂”,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戒尺”。“戒尺”作为教具,似乎只存在历史影视剧当中,现实中难得一见。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惩戒”工具,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的历史教具被现代文明社会再次“上岗”,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传承?

      很多人对此都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优良的部分,可以传承和延续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在封建社会,不少私塾存在制度缺失,先生就用戒尺作为惩戒的工具,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就要受到戒尺打手掌,屁股等体罚。戒尺是体罚的工具,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惩戒方式。
 
      如今时代发生了变化,如果教育部门还在迷恋这样简单的惩戒方式,明显与时代发展不符,与当下的文明程度不符,与我国未来发展理念不相符。
 
      将戒尺请进课堂,不能随意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将一些与时代不符的内容恢复,看似对教育有益,实际上,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只觉得上课时可能有一些积极意义,就贸然行动。其实不然,这样的举动都与时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法治国家建设格格不入。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须有法可依,具有合法程序,要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人大等部门的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程序不合法,使用戒尺就相应不合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以及处分,都必须有合法的程序。使用戒尺的轻重怎么把握?只是一个摆设,起不了多大作用。力量用大了,就滑向体罚的误区。实际执行中,学校定位为惩戒的象征性载体,实际执行中有多大的必要,会取得多大的效果,显然未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就随意性为之,这是教育机构对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更大的敬畏和依法行事的起码规则意识。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随意,教育出来的学生将来会怎样?难道要变通为“改革创新”吗?显然是在为自己寻找借口,依然是国民骨子里的那股有法不依的不断变通法则。
 
      四川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的这一举动显然比较随性,法不禁止,就可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限制戒尺惩戒这种方式。但是,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这是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他们从小接受怎样的教育,未来就能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我国正在建设法治化国家而努力,党政权力机关、公检法司法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等应该成为依法办事的践行者,引领者。对于学校,尤其应该遵守各项规定,牢固树立规则意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把握世界潮流与方向。让学生从小就有规则意识,其实,我国早就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等规则,以及社会的法律、法规、道德等系统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规则系统。只要教育部门认真执行即可,让学生们在这些规则下管控自己的行为,在这些规则下,让老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很多学校只追求简单的方法管理学生,驯化的学生,固然听话,言听计从,老师说一不二,学生不管反对,这样的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听话,好管理,但这样的人不会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思维。
 
      做教师的首先要有“德”。一个教师的威信绝不是“打”出来的。“打”或许是一种惩戒方法,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简单粗暴的一“打”,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与学习热情,还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错了,不就是挨一次打吗?” 无所谓了,也就“破罐子破摔”了。这样的结局恐怕不是我们当初“打”的目的吧?
 
      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孩子犯错了,该怎么处理,不宜简单就是“打”,还有很多比这更好的办法。如何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这需要老师们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采用最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比如,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到主动学习,参与互动式学习,都将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戒尺进课堂需谨慎,我们心中都要有一把戒尺高悬——规则意识,培养规则惩戒才是主旋律。

相关热词搜索:主旋律 规则 娄义华

上一篇:不许“补钙”:这是何方“土规”
下一篇:读研输掉整个人生?又是一碗劣质的“毒鸡汤”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