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都厌烦“杠精”,但是一些公共话题的讨论,抬杠未必是坏事,反而更需要真精神。
三年前,江苏宿迁市文明办发布《文明20条》,以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倡导宿迁市民讲文明,从身边细节与小事做起。其中一条“吃饭不吧唧嘴”的倡议,一度引发了“是否管得太宽”的讨论。如今,宿迁又推出了《文明20条》2.0版本。一些新增的文明条文,如“好好说话不抬杠”“朋友圈不拉票、不刷屏”等,再次引起热议。
不同于一些口号式的文明守则或规范,宿迁《文明20条》的新旧版本,都是从高度生活化的细节入手,来界定公共生活中何为文明。比如接听长辈电话待对方先挂机,以及吃饭不吧唧嘴等等。具化到相应的场景,而不是说些“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大词,好处是便于记忆和践行,不至于凌空蹈虚,所以两个版本的《文明20条》都被不少人点赞。
《文明20条》不是红头文件,不像一些地区约束彩礼上限、份子钱金额和酒席桌数的行政规范具有惩戒效应,它更多只是倡议性的指南,起到解释“文明”的作用。初衷无疑是好的,绝大多数倡议,也都契合社会对文明的定义。
不过,考虑到“文明”首先是一种道德判断,倘若用一种无比具体的行为守则来衡量生活细节时,难免会出现脱离语境的疏漏,导致误导误伤。而且,对具体细节介入过深,将公共文明的道德偏好渗透到私人化的生活场景时容易陷入误区。
比如“好好说话”和“抬杠”是很主观的概念,没有明确标准。再者,虽然都厌烦“杠精”,但多数时候抬杠发生在小范围的私人对话场景之下,对话如何进行,不应以文明与否的定性来干预。即便涉及公共话题的讨论,“抬杠”未必是坏事,反而更需要较真精神。
既然是整个城市的文明守则,就得明确边界,它对准的应该是公共生活,约束的对象是公共环境下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如果将部分与“不文明”还有距离的日常生活行为也纳入规范引导的范畴,难免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冒犯,并且误导大众的道德偏好。
像上一次引起争议的吃饭吧唧嘴,此次提到的抬杠、朋友圈拉票、刷屏,跟公共利益的关系并不大,也不会像在公共场合抽烟、公交车不礼让座位那样,产生负外部效应,交给家庭甚至个人去规范解决其实更合适。哪怕没有强制约束力,作为一座城市的文明守则,也应该适可而止,避免用文明与否的评价权力介入个人的私生活,模糊公私分野。
值得一提的是,《文明20条》是通过在线留言、问卷调查、来信来电征集而成。这说明很多人自己也不清楚公私领域的边界,以及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以至于将私人化问题都推给了政府,推给了社会和舆论。这种让渡未必是什么好事,其逻辑的尽头,正是用红头文件去整治份子钱之类的不当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