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颇受关注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正在国内院线上映,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调查报道《偷来的“家”》,其中诸多相似的情节,被网友解读为现实版的“小偷家族”。
调查报道呈现的细节是有冲击力的:两名没有血缘的留守儿童,逸出家庭与社会秩序之外,变成了相依为命的兄弟,22岁的“哥哥”偷盗,9岁的“弟弟”销赃,构建了靠偷支撑起来的“家”。两名原本缺乏生活温暖的少年,却在这种关系中寻找到了情感支撑:弟弟害怕销赃,也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但比起这些,他更怕失去这个偷来的“家”,怕失去那个从天而降的“哥哥”;哥哥甚至计划好了,多干几笔,多攒一些钱留给弟弟,然后“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拼命偷盗。
曾有某前杂志主编在文章中写道:“什么内容好卖,不是一句能说得清,但什么东西不好卖,大家却有一致共识,只要封面和农村题材沾边的,不管具体讲什么,销量都会大幅下降。”他总结,原因在于谈论这些令人心酸的社会面相,会给以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杂志读者带来认知错位上的痛楚。这是作者的个人体验,未必具有普遍性,但也是一种提醒,我们应当对社会的边缘群体加以关注与救助。
城镇居民乃至一线城市居民主导的网络话语,会无意中有选择性地呈现社会面貌。在舆论场上,大量舆论资源投向买房卖房、时尚打扮、职场心得、明星动向等,这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也客观上留下了扫视不到暗角。也由此,有网友将社会底层的情形总结为“另一半中国”“隔壁的中国”,概念未必精确,但也某种程度上提示着互联网上有存在的群体失语现象。
事实是,这“另一半”或是“隔壁”,并不会因为看不到而不与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关联。仅以新闻源中的留守儿童为例,根据媒体和公益组织一直引用的数据——我国有6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后经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修正为902万人,无论哪个数据,这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长期处于教育贫瘠、关爱缺乏、社会规则影响不到的环境,也必然产生由全社会买单的相应后果。正如新闻源中所呈现的,“哥哥”在城市里大肆偷盗,“最疯狂的一夜,连续砸了渭南市区的11辆车”。留守儿童的痛点,很可能演化为社会治理的难点。
因此,社会、舆论理当对民生疾苦抱有高度的敏感。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数次有关贫苦的关注与讨论:河北女孩考上北大后“感谢贫穷”的言论引发关注,在菜场帮父母干活的“杀鱼弟”服用农药,以及前文所引的偷盗兄弟。类似的关注是必要的,也是应当唤起的。在扶贫成为时代热词的当下,社会认识层面也应当凝聚起对底层群体的救助与打捞共识,让这部分群体以与其人口比重相符的体量浮现于社会话语之中。
现实版的“小偷家族”,在民警和学校的帮助下,目前看得到了有力的救助。“哥哥”有警察正尝试与其父母沟通;“弟弟”在民警的多方协调下已经被安排入学,目前来看,正沿着多数孩子的路径成长。从实际情况看,他们所需要的救助未必是不可承受的巨大成本,可能只是正常的义务教育机遇,相关机构的注意,志愿者的帮助。正如办案警察所说:“人的因素是千变万化的,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去保障。”关键是如何构建可以及时通达这些群体的保障机制,实现对他们的精准探测,畅通他们的诉求渠道。通过制度兜底,将个体因素导致人生走偏的概率降到最低。
而社会舆论对民间疾苦的敏感,正是实现制度改革的起点与支撑,是发现这些群体并理解他们、探讨救助路径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