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早报讯(记者 黄河 通讯员 祁正宇 李雪情 朱玉兰)长期以来,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注的焦点,能否管好“三资”也考验着村班子为民办事能力,更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理清农村集体经济账,2018年8月,伊宁市全面启动“三资”清理工作,摸清了全市53家涉农单位“三资”存量、结构和运用情况。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村里的家底清了、群众的疑惑消了,带动了伊宁市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变化。
据悉,“伊宁市农村‘三资’一直存在着情况复杂,清理难度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三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要逐一破解这些难题,必须采取万团麻中理清经纬的手法,自上而下的联动和规范的框架。”副市长、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阿布力克木·吾布力卡斯木在塔什科瑞克乡调研时说道。
伊宁市委高度重视,下定决心理清农村“三资”这本糊涂账。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纪检、组织、财政、农经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任务,开展全覆盖的核查。各乡镇应势而动,塔什科瑞克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齐龙任组长,各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及村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为成员的“三资”清理工作组。达达木图乡党委书记刘成志上阵担当“指挥长”,精选各村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干部、村民小组长和群众代表组建“三资”清理小组,同时细化领导包村职责,压实干部直接责任,形成“领导带头抓,层层促落实”的新局面。
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小组内部各机构工作人员的“内功”修炼迫在眉睫。市级层面采取以会代训、专题举办、现场讲解、观摩学习等形式举办市乡两级业务培训班9期,培训乡村两级干部640余人次,培养业务骨干。潘津镇农经站站长阿布都卡德尔观摩学习后说:“这次学习重点交流了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避免了我们走弯路、走错路。”
“我们制定下发了《伊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第一阶段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基本原则、清查对象范围以及具体的8个工作流程做了明确的要求,确保按照程序稳步推进。”市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周力军介绍道。
为打好“三资”清理战,伊宁市创新“345”工作模式。“三级总动员”,要求市、乡(镇)、村(队)三级同步动员行动;“四个会”,规定各层面必须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五个一”,明确了参与清产核资工作人员必须人手一本工作操作手册、每户印发一封信、每村设置一个意见举报箱、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微信工作群,全市配套一笔专项资金,最大程度保障“三资”清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018年8月,伊宁市9个乡镇,53个涉农单位,284个村民小组全面启动了清产核资自查及公开公示工作,通过一轮乡镇自查,截止目前,巴彦岱镇、英也尔镇等6个乡镇已核实固定资产账面数13615.09万元。让老百姓为村集体“算账”,当 “纪委书记”,及时向各级清理小组反映问题,确保清查不漏项、核资无死角。同时,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请来“场外援助”——会计事务所,助力“三资”清理工作。12月1日,第三方中介服务公司正式进驻伊宁市,针对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据不符和账实不符等内容全面开展延伸凭证核查工作。截止目前,全市9个乡镇共核查清理出村级固定资产1.454亿元,核查出未结算、未入账村级固定资产1.244亿元。
在清理过程中,伊宁市对照《伊宁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对不合法、不合规的农村“三资”进行集中清理,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调查核实,重大线索移交纪委和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对党员干部侵占村级集体“三资”进行清缴,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在潘津镇下潘津村,村民们已经享受到了“三资”清理带来的红利。修理了6公里机耕道,修建200米健康步道,制作了1000余块巷道牌,为90户群众发放冬煤共计6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晓明也不禁发出感慨:“把这些清理出来的钱用在老百姓身上,值!”
另外,记者了解到,随着伊宁市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的推进,过去的经济薄弱村现在集体账上有了余钱,过去村里的一些“隐账”“暗账”,现在成了明白账,村务管理更加规范,村党组织公信力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更是走上了更优更强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