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湖南双牌县公路局扶贫工作纪实
2019-01-22 13:46:13 来源:华夏早报 责任编辑:贺强

导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一以贯之,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号民生工程。

       华夏早报讯(记者 唐博 通讯员 周毅 蒋伶敏)湖南省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山峰村地处双牌县西部,双牌水库中下游,为后山地区丘陵地带,是全县重点边远贫困山区村,也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距离县城需要九十分钟的车程,且多为盘山公路,交通十分不便。这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326户人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3户,贫困规模近两成,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严苛的自然环境与村民热切脱贫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近年来,双牌县公路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号召,特别是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总结经验成效,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集中力量攻坚,全力以赴克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截止目前,全村已脱贫71户,实际解决316人的生活困难,贫困人口年增人均纯收入300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

       扶贫路上,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扶贫干部队伍建设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该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一以贯之,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号民生工程,作为政治任务和发展机遇,全局动员,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挑选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队伍,扑下身子抓落实,真情投入,真心干事,真诚服务,全力以赴脱贫攻坚战役。

       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退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面对早期识别不精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局主动配合“揭短”,全面开展识别复核工作。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多方比对,另一方面从2017年4月起,持续开展精准识别“四类人员清理”,逐户逐人“过筛子”、“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等一系列集中排查活动。2017年5月,又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精淮帮扶解难题”和“三走遍三签字”活动,以问题为导向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整改解决,真正实现了精准识别与退出户户清、人人清、问题清。在一轮又一轮的识别过程中,该局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脱贫之路,用汗水浸润幸福花开,把党的扶贫政策牢牢烙在了群众心里。
 

图为扶贫队员按到贫困户家走访慰问并核实相关数据。

       扶贫路上,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两个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是扶贫工作的“定海神针”,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全面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该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每季度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做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推进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健全党员述职考评和党建扶贫问责机制,改进完善考评办法,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工作实效。并持续加大对扶贫领域违纪行为的问责力度,在工作纪律上,按照县委要求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每月最少1天以上下乡扶贫,驻村工作队实行“六天五夜”工作制。通过严格量化考核,不断地把责任压实,全面从严推动监督工作落实到末端,扶贫条件精准到个人,扶贫项目公开透明,政策精准有力,落实明确自觉,走好“最后一公里”。

       扶贫路上,脱贫先立勤,扶智更扶志

       有的贫困群众担心脱贫后享受不到优惠政策会重新返贫,隐瞒收入、夸大外债数额,争相装困、扮贫、哭穷,宁愿赖在贫困窝里不退贫,究其原因,是部分贫困户害怕脱贫,不敢脱贫。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实际的致富技巧,在物质上暂时的脱离了贫困,在心理上却没有获得长久的幸福感和自信心。该局通过针对性的思想宣传工作,不仅提升贫困群众物质方面的获得感,更努力提升精神文化方面的获得感,使贫困群众认识到,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在于精神上的自信。

       扶贫既要“实”,也要“巧”。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要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他们都能掌握一项就业本领。该局在工作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制定“以奖代补”产业发展方案,筹集资金10万余元,邀请专家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土猪养殖户,一批森林土鸡养殖户,一批生姜种植户。给土猪养殖户提供资金扶持,每养一头土猪扶持800元。给土鸡养殖户提供种苗及资金扶持15元/只。给生姜种植户资金扶持化肥款200元/亩。对身有残疾或无法种养贫困户,采用合作分红的方法进行扶持。

       需知再多扶贫政策、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要想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就要提升他们的“精气神”,该局始终坚持激发他们面向新生活不懈奋斗的拼劲和干劲,让贫困群众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知晓勤劳致富的重要意义,提高脱贫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的新路子,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富的渠道,让贫困群众真正从贫困中解脱出来,从技能上、心理上走出长期贫困的阴影,树立他们的脱贫志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

       扶贫路上,盯紧“两不愁、三保障”,胸怀农民群众安危冷暖

       提供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困难救助帮扶。设立救助专项资金15余万元,对大病自费部分进行相应的补贴,对生活有困难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结对贫困户,给予政策外的经济扶助。并为贫困户申报产业发展奖补18万元,申报教育助学16万元,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共4万元,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共计25人/次。

       住房保障项目规范推进。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80万元,实现贫困户危房重建41人,易地搬迁任务14户68人,已全面完成任务。

       “五道防线”全面建立。2016年以来,全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救助补偿救助金额达到60万元,因病返贫问题基本解决。

       公共服务条件全面改善。通畅公路24公里,达到有一条通村干道的出行条件,并将该村剩下6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纳入工作计划,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对通村、通组公路进行修缮,多次组织工程机械,清理道路跨方,涉及工程路段约12公里,共计240工时,累计投入资金30余万元;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全部满足,今年7月份,还帮助村里新安装了道路太阳能电灯90盏,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实施了集中饮水项目,帮助村里建设完成全村饮水池12处,设立公共饮水桶14个,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率、分散供水的非贫困户水质检测达标率全部达到100%;村的卫生室、通讯、广播电视户户通、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部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装机40—65千瓦的光伏电站,2017年6月,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确保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扶贫路上,精准施策目标明,拓展产业助发展

       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实现脱贫目标的必由之路。该局通过组织投资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村企对接,采取“政府+农业企业/经济能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民”对接模式,实现农户“捆绑式”参与、产业“链条式”带动。与此同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扶贫带贫,注册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高山野生茶、生姜、葛根、淮山种植、家禽养殖等产业,每户基本有1个稳定的增收项目,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
 

 
图为山峰村产业发展座谈会现场。

       当前山峰村共种植生姜1000多亩,其中贫困户种植了160余亩。同时鼓励贫困户发展林下养殖,村里贫困户共养殖鸡、鸭等家禽4000余只,土猪50余头,鼓励发展野生茶叶采摘、培育产业,今年正在开展野生茶叶修缮保护工程,截止目前,已修缮天然野生茶叶10余亩。

       产业扶贫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在脱贫攻坚一系列措施中,产业扶贫是关键,如果没有产业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脱贫。该局在帮助贫困户制订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规划时,立足市场主体自身优势、产业特点,结合村情户情、资源禀赋“把脉问诊”“量体裁衣”,明确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对接,确保产业带动实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明确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帮扶贫困对象的方式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注重产业全面管护,防范市场风险,做到缺资金、帮生产资料,缺劳力、帮土地流转,缺市场、帮订单生产,缺技术、帮培训指导,缺门路、帮就业岗位,多措并举,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地获得帮扶。

相关热词搜索:双牌县

上一篇:湖南邵阳:2470名准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下一篇:贵州联通5G实验网领跑网络新时代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