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梦回龙塘——那是根对绿叶的呼唤
2019-02-10 10:28:44 来源:华夏早报

它是我们永远的回忆,我们在那里长大,是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是几代先辈人不懈奋斗的见证,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家!是我们心中的“万里长城”!

文/邱天

依稀可见百年前的辉煌

我故乡的祖屋承载着儿时太多的回忆,祖屋是几代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是亲人和小伙伴在一起快乐的地方,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地方。

记得在孩提时代,学校一放假,我就会回到老家龙塘爷爷奶奶住的祖屋那里。那时祖屋甭提有多热闹了,诺大的堂屋住着好多户人家,每户人家都住着好多人,成群的小伙伴这一堆那一堆, 唧唧喳喳不知有多好玩了。

那时候祖屋里各家各户的门都是敞开或半掩着的,想去谁家玩只需走几步推门进去就可以玩,不像现在城市里各家的大门紧闭,有的外面还装上了摄像头。

儿时小伙伴有堂妹堂弟、志宝子、冰姐、飞飞、欢錌、媚錌、圣錌、强猛子等等。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游戏城,没有高科技电游HAPPY。我们只是在一起玩泥巴、弹弓、花牌、搭草屋、钓鱼、扯大话,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们也是那么地开心高兴,其乐融融。好想再回到儿时的我们。

大门:左掖吟香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叫一个小伙伴志宝子请客,他说:“买斤砂糖,给你们每人分一点,不能大口吃,要回去一粒粒数着吃。”结果他砂糖也没有买,我们也没有机会一粒粒数着吃。虽然这事过去二、三十年了,但如今我一想起就想笑。

老家祖屋的前方五十米有一口大池塘,那时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里可是我们孩子们的“欢乐谷”,伴随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开心的假期。

屋前池塘

暑假里,当太阳没那么晒的时候,我们就一个个“扑嗵扑嗵”跳到池塘里,在那里游着,打水仗,嬉闹着,每天一定是奶奶一催再催下“十二道金牌”,我才会依依不舍地离开池塘。

晚上,虽然门外乌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仍然挡不住我们这群小伙伴们继续嗨皮,我们玩捉迷藏,或跑到一户小朋友家里集体看电视剧《霍元甲》、《一休哥》,那时有电视机可是富裕人家,不像现在每家都有电视,一些独生子女就一个人在家守着电脑、电视、手机,缺少那时我小时那份“团聚”,不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随意出入亲朋家了。

寒来暑往,只要学校放假,我不在老家就是在回老家的路上。祖屋伴随我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一直到爷爷、奶奶过世,我回祖屋就越发少了。

祖屋伴随着我们长大,它是我们的根,青山依旧在,只是朱颜改。小时候,他们都叫我“街瞎子”,意思是:我就只知道到爷爷、奶奶家玩闹,一回到县城就会忘了乡下的亲朋,但这个外号真不适合我,往事一直历历在目,永不相忘。如今小伙伴们也各奔东西,见面时也多了些世俗,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两小无猜了。

人去楼空

历经清朝、民国,现在的祖屋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热闹。现在大门紧闭,冷冷清清,只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了。

现在再也听不到小时候亲人朋友的欢声笑语,再也看不到爷爷坐在火炕旁抽着旱烟,再也听不到奶奶在池塘边呼唤我的名字了……

难道一旦走出栗山村就无法再回到祖屋、无法再和小伙伴们相聚了吗?到底是世界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祖屋因为年久失修,只要大雨就会漏水,也不知它还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多少年?它的左右翼倒的倒,塌的塌。它的一侧现在建成了新房,早已不见当初的样子,它的原模样只能留在回忆里,但我还是喜欢它当年的容颜。

屋中天井

它是我们永远的回忆,我们在那里长大,是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是几代先辈人不懈奋斗的见证,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家!是我们心中的“万里长城”!

现在,祖屋住的长辈和当年小伙伴们一些搬到了公路边建的新楼,一些去了远方。如果你哪天想起了它,有没有时间,你都一定要来看看这养育了我们几代人的祖屋,那是我们几代人辛勤的见证!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芹溪小隐:涟源龙塘经馀园 永远的家

(写于二0一九年二月九日晚 )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罗溪游记
下一篇:《文萃报》一篇科普文章观点有误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