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陈安庆:开辟自媒体传媒教育试验田
2020-01-13 17:03:53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贺强

导读:“媒体人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知。”为此,陈安庆成为了调查记者,为百姓之事鼓与呼。


       星辰在线5月24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边润鹏)哄抢而上的自媒体时代,各种冠以“新闻”名头的信息充斥眼前。在湖南,有一位资深媒体人陈安庆默默地做了十二年免费传媒技能培训,他想要在湖南开辟一片传媒教育试验田,填补自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训的缺失。
 



(传媒老炮儿,陈安庆。)


       十二年免费传媒技能培训

       餐桌的湘菜有点小辣,陈安庆已经十分习惯和喜欢湖南这个地方。


       他祖籍是安徽,2001年,他孤身一人从银川乘着呜呜叫的火车到长沙大学读书,四年后,进入报社成为一名调查记者,有16年一线职业媒体经历,曾任职新华社、人民日报。

       和媒体经历一样长的是,他的12年传媒教育经验,在湖南,他默默地做了十二年免费传媒技能培训,作为不在校园里头的人,给新闻教育添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种想法源于2005年的一次接触,当时陈安庆准备在学校找几个学生当助手。

       “我从大学里选了几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来当助手,但我发现连最基本的整理录音和收集素材,他们都做不好。”陈安庆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从传统媒体人才培训系统出来的他,看到了大学新闻教育中新闻技巧的缺失。

       “既然选了,我就有义务让他们提高自己。”于是陈安庆开始给这几个学生补习,每周末上课,从消息写作到选题技巧,再到方案策划,培训所有的新闻实务技巧。

       陈安庆的做法被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慕名而来,“三个人是带,十个也是带,那就一起,最多同时两百来人。”一年一期,陈安庆说了说前几期的情况,忽然,他露出一丝奇怪的神情,“一开始培养他们是给我做助手,没想到自己被架上去了。”
 



(只身一人从北方来到湖南,十多年来,他已经爱上湖南这个地方。)


       十二年,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旅程,看的人越多,陈安庆心中越是沉重。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来的人多了,有真心实意来求学的,也有各种投机分子和“喂不熟的狼”。

       这世上从来没有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人和事。“12年前,我二十五六岁,那时候想干什么?我想以后这些人能够在一起,或者说以后能做个媒体。想得很天真。”

       陈安庆的不堪其重,并不只在于免费传媒技能培训这种做法的辛苦,还在于人心有不同。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耗在其中,与得到的心灰意冷,两者之间的落差让他在第十年开始了反思。

       “但也不能说后悔,也不悔,不后悔。”这几个词,陈安庆念了几遍,人活在世上,总得坚持点特别蠢但你自己认为对的事。“也总有一些人能体会到你做这件事的心意,懂得感恩,100人当中可能有许多比较‘烂’,但总有几个人懂事、理解你。”
 



(从2006年至今,陈安庆已有12期学员。)


       陈安庆说话有时比较冲,可以说有点暴躁,有时又十分小心。他身上交织着一种矛盾感,是情怀、理想与现实的对抗。摩羯座A型血的性格特点在这个男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做什么事都要争第一,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停地挑战。

       他在情感上容易焦虑,真性情难以释放,但有时也特别容易满足,有一些事他一点一滴地记着。“我记得有一个山西的女孩子,她跟父亲说了:这个老师挺好,然后,隔着一千多公里,坐着火车给我送来一桶山西老陈醋。这我还记得。”

       这十二年,他虽走得比较艰辛,却一直走在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事上,“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记者,为什么做记者,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一代的新闻专业学子已经迷失了。”

       时代与记者使命

       陈安庆是做调查记者出身, 2005年,陈安庆的一篇“缅甸金三角毒源地探秘”的一线调查使他声名鹊起,并在之后做了四年职业调查记者。

       为什么会想去做调查记者?陈安庆说,“那个年代,调查性报道还是比较多的,也比较容易出成绩。”
 



(有着16年职业媒体经历的陈安庆,已退出一线走向传媒教育。)


       陈安庆大一开始接触新闻,这位中文系学子一直想成为文学家、作家。但读书时他每天早上要买《参考消息》、《潇湘晨报》,一边阅读一边琢磨,这一习惯使他决心做一名新闻人,更在之后的记者生涯中,他看到了记者应有的情怀与理想。

       “媒体人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知。”为此,陈安庆成为了调查记者,为百姓之事鼓与呼。

       许多人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陈安庆不赞同。记者,在他眼中,它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人。“对别人关怀悲悯,锄强扶弱,讲究公平正义的一种人。”

       陈安庆也说,由于理想和技术的缺失,也不像传统媒体几十年来一直有成熟的人才培训系统,自媒体时代中许多创作者和编辑人员实际上缺少一种对新闻的职业敬畏感。在他这里的传媒技能培训中,他努力培养学生要有这样一种敬畏感。

       “只是这很难,时代在变,新闻媒体行业在变,每个人都有身不由己。”陈安庆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但我还是想从另一方面来追求一点改变,做好记者,而不因选择被同化。”

       十多年来,陈安庆一直是在挣扎中前行,得到与失去,满怀理想与现实打击,但每个人有自己认为对的事,“干了12年,不可能把它废掉,我要干到底。我这个人是有韧性的,我认定这个是有意义的,无论怎么样,哪怕之后只有几个人也无所谓。”
 



(看到学员们从稚嫩走向成熟,陈安庆心中是一种欣慰和快乐。)


       在陈安庆心中,看到很多人成长,看到他们去一些知名的媒体,“看到他们去这些媒体能够做一些我们原来做的事情,我感到比较开心。”

       他说这十二年办学的最大感想是很快乐,而且觉得非常落地、踏实。“有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一个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或者说这是我的诗与远方,这里是桃源。”

       一辈子的传媒教育

       新学员已是第十二期,160余人,一期过后,得到陈安庆的认可,学员结业时会有一个他颁发的证书。当然,陈安庆也不强制要求结业,有的学员学了几年依然还在。

       第一期学员只有8个人,给他们上第一堂课时,陈安庆说这里不是一个找工作的地方。但真到了找工作季,他还是会准备推荐信。前几期,陈安庆还会有推荐实习、找熟人打招呼这类的事。
 



(陈安庆为认可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前两三期的学员跑去东莞找工作,陈安庆不放心,亲自跑过去看望他们,买着雪糕、板蓝根和藿香正气水,“怕他们经常在外面跑中暑,跟爱自己孩子一样。”

       而一开始培训时,陈安庆把他们带到家里,到中午时给他们做饭,“光下饺子就下了好几锅,当然咯,有些人记得有些人不在意,但我觉得不管怎样这是很珍贵的回忆。”

       这十二年回忆有很多,陈安庆说的是一些比较开心的,于他而言,免费做传媒技能培训,这是他的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事,也是未来一辈子的事,“水流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而且,这个社会总要有就这样的人。”或许有过心灰意冷,但他的新闻情怀不变。

       而这么多年给他最大的收获是对新闻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好比我要给别人一杯水,我自己肯定要有一壶,不然怎么倒?所以,也逼着自己不断往前学习。”
 



(陈安庆在云岭传媒大讲堂上给新闻学子讲专业知识。)


       他现在是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尽管快两年没有在报道一线,但他每天晚上要写文章,内容包括新闻技巧、公众号技巧、考研培训等。陈安庆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每晚忙到凌晨一点左右,有时候写文章写到凌晨三四点,文章内容题材聚焦于“怎样才是一名好记者”。“我比你们年轻人拼,我的要求就是要追求那种卓越、进步、向前。”

       陈安庆喜欢冒险,喜欢自由,不喜欢那些循规蹈矩,不喜欢按部就班。像他当记者时,喜欢做调查性报道,也可以出国跨境去做金三角探秘。“我觉得人生在世,要轰轰烈烈,成就一番事情。一辈子很短暂,得留下痕迹。”

       他想象过的理想中状态是在湖南真正开辟出自媒体的传媒教育试验田,“没有公心为社会守望,或者是主流价值观被颠覆,那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或许你说有点卫道士的感觉,但这是我的新闻理想,一直都有。”

相关热词搜索:陈安庆

上一篇:符永康:村子里走出的国际媒体人
下一篇:铜仁袁家寺医院创始人袁景祥:幸福是靠打拼出来的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