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单
满崽是家乡乡民们对孩子们的亲切称呼,不过这个称呼,有时候倒也不完全代表真心实意,也有做表面功夫的时候,让满崽这个称呼成为一种交际用语。
满崽一词,有如川渝地区的幺儿,但与幺儿不同的是,雪峰山的乡民们赋予了满崽这个词语多种社会用途。
家乡先民,多为躲避战乱,从河南、江西拖家带口而来,在雪峰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先民们也许累了,也许觉得这里挺好,所以停下来开枝散叶。
因此,家乡的方言有着很多北方和江西的词语,满崽一词,估计也属于此类。
姑姑们都喜欢叫我满崽,每次见到我,总是满崽满崽的叫,而幼时的我,总能感觉出一种亲昵和爱意,也让我越发喜欢姑姑们。
不过这也让我总是有着一种感觉,只要这些长辈还在,好像不管我多大,都还是那个小孩子。也是,每个大人其实内心深处都是一个小孩子,这是一种对淳朴生活的美好追求。
从什么时候起,满崽一词兼顾了社交的功能,这时间确实已不可考了。但是乡民们从不研究历史,他们都是实用主义者,能将这个词在社交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乡民们就不去问来处了。
小山村有着几十户人家,多为沾亲带故,也有极其个别的外地移民,久了之后,也成了某家的媳妇,或者某家的女婿。
所以大抵来说,乡民们还是一团和气的。这和气的基础则很是奇怪,但凡触及了乡民们的个人利益,就不是原来那个样了。
一小块山坡,一条田埂,甚至一兜白菜,都能成为触及乡民利益的导火索。这时,他们一般是跺脚大骂的,却又不敢指名道姓,所以只能指桑骂槐。
不管大人们之间关系好坏与否,他们似乎都形成了一种默契,不会涉及对方的孩子,反而看到对方的孩子,还要表现出一种慈祥的感觉,于是,满崽这个词就开始用于社交了。
乡民们看到争吵方的子女,总会亲切地叫上一声满崽,心情好时,也会送出几个果子,或是几颗快融化的糖果。至于内心怎么想,大抵还是咬牙切齿的,但表面功夫却含糊不得。
以前我觉得这是乡民们的虚伪,后来仔细想想,是有虚伪的成份在,但也未尝不是乡民们一种朴素的人生智慧。
同在一个小山村,总不能永远老死不相往来。但上门解释清楚,却又不符合乡民们敢爱敢恨的火爆性格。于是,通过满崽的称呼,获得对方孩子的感激,这种感激,孩子倒是会传递给父母的,这一传递,双方也就知道了大家和解的心意,也就皆大欢喜了。
要是没有发明满崽一词,我想,乡民们也会想出其他的交际用语来代替。不管如何,乡民们是不会表面上认输的,必须要有一个桥梁。
童年时候的我,不分好歹,总固执地认为,叫我满崽的都是喜欢我的,也因此沾沾自喜。后来,我慢慢学会了观察,也知道哪些人叫满崽是真心实意的,哪些人叫满崽是徒有其表的。
满崽一词也是有着年龄限制的,超过十岁一般也就不能这么称呼了。当然,自己的亲人除外,像我一样,都为人父了,姑姑们偶尔还是这么叫。
现在想想,满崽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称呼,让我的乡民们使用得淋漓尽致,倒也是一件想起来能会心一笑的事情。
是的,乡民们是有着自己的智慧的,正因为这些智慧,他们才能在雪峰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生活得如鱼得水。
这种智慧,也许就是我们念念不忘故乡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