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锐评 > 正文

因“高空抛物”被判拘役,如此法治课不妨再多点
2022-07-12 10:53:56 来源:华夏早报印刷版 编辑:贺强

导读:依法治国,法律是破解社会问题之最有力之武器,要有效铲除“高空抛物”之怪象,毫无疑问关键在靠法律。

       6月22日,江苏镇江,丹徒法院宣判一起高空抛物案。去年,李某在进行拆除作业时,为省事将29公斤的建筑垃圾从阳台抛掷,被判拘役5个月,罚款3000元。(7月2日 澎湃新闻)

       人在地上走,祸从天下来。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日渐增多,从天而降的物品,正呈增多趋势。这些从天而降的“怪物”或砸伤、或夺取他人生命,总之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惨剧,已成为危及社会安全的又一大公共危害。

       将重达29公斤的建筑垃圾,从三楼直接抛下,虽省事省力,方便了自己,然此举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这些垃圾一旦砸中出行者,很可能再次上演又一幕血光之灾,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如今,城镇化的发展推进着小区式居住。但新的居住方式,要求众居民时刻牢记“高空安全”的重要性,要告别“一抛了之”的传统陋习,管好自己的“手脚”,切实做到不“高空抛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你、我、他头顶上的“安全”。

       面对媒体中不时上演的“空中抛物”引发的惨剧,有识之士纷纷呼吁采取相关措施,要求对其从严惩处,让“高空抛物”成为“过街之老鼠”。通过让“高空抛物”者受到惩罚、付出代价,以铲除其滋生繁衍之土壤。

       现实中,虽“高空抛物”之怪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媒体中类似“悲剧”却依然不时上演。究其原因,虽看似“传统陋习”在作怪,是其良好行为尚未形成,然冷静思之,实则是法律亮剑不够,未能让“严禁高空抛物”之观念深入人心。

       此次事件中,相关部门做出罚款3000、拘役5个月的判罚,对此“高空抛物”者亮出了法律之剑,让其受到严格惩罚,展示了法律的威严。这不仅能让其从根本上认清其错误,接受教训,从此不敢“任性”;更为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要稳步根除“头顶之祸”,让我们放心行走,固然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宣讲“高空抛物”之害,引领大家主动规范其行为;但更需依法亮剑,将一个又一个“高空抛物”者推向审判台,不失时机,为其上好“法治课”。

       一是对“高空抛物”者,法律要及时亮剑。面对露头之“高空抛物”,法律切不可保持沉默,而当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受理,并公开审理报道,扩大其影响。从而让更多之社会公众从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引“火”上身。

       二是小区等要运用好类似“法治课”,让居民警钟长鸣。消除“空中抛物”之怪象,关键在众小区居民,在其心有“公众之安全”,在其不断强化良好之习惯之养成。为此,小区物业等,要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以小区业主微信群等为载体,及时选登相关案例,让居民认清“高空抛物”害人害已,感受法律之威严,从而主动与“高空抛物”挥手道别。

       依法治国,法律是破解社会问题之最有力之武器,要有效铲除“高空抛物”之怪象,毫无疑问关键在靠法律。为此,愿有关部门多上一些类似的“法治课”。█尚凡

相关热词搜索:高空抛物

上一篇:做完核酸手上盖章,人的尊严不能被漠视
下一篇:开宝马偷西瓜,不该这样“寻刺激”



首页 | 华早团队 | 华早简介 | 记者专栏 | 联系华早 | 版权声明 | 加入华早 | 业务体系 | 人员核验 | 华早文化衍生品 | 管理制度 | 华早大事记 | 撤稿申请 | 发稿系统

本站所刊登的华夏早报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华夏早报版权所有,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

© 华夏早报社 版权所有

新闻爆料huaxiazaobao@126.com
在线咨询
QQ:281111172
新闻爆料
huaxiazaobao@126.com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